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收入分配理论

2.1.1 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2.1.2 新古典主义的分配理论

2.1.3 新剑桥学派的分配理论

2.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2.1.5 简评

2.2 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

2.2.1 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原因的理论分析

2.2.2 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原因的实证分析

2.2.3 简评

第三章 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

3.1 几个重要数据的描述

3.2 实模型

3.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3.1 劳动报酬份额

3.3.2 技术水平

3.3.3 资本深化

3.3.4 全球化

3.3.5 劳动力过剩

3.3.6 产业结构

3.3.7 受教育程度

3.3.8 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机制

3.4 实证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政策建议

4.1 充分考虑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适宜的技术发展路径

4.2 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竞争,提高劳动力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4.3 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4.4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就业结构

4.5 完善劳动合同法,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09年更是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我国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例却连年下降,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抑制居民消费,不利于扩大内需;助长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和谐;加剧劳资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放任粗放生产方式,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为此,中共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为了探求影响我国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实证模型,并利用1990-2007年期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检验。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过剩降低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节约劳动型技术的进步挤占了劳动力的使用;劳动者素质较低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此外,因为我国长期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附加值较低,自然也负面影响了劳动报酬的提高。同时,由于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还不完善,工会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低。
   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应充分考虑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适宜的技术发展路径;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竞争,提高劳动力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就业结构;以及完善劳动合同法,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