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落的谦虚:基于中国大学生的考察
【6h】

失落的谦虚:基于中国大学生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谦虚及其研究

2.1 什么是谦虚

2.2 谦虚的利弊

2.3 性别与谦虚

2.4 文化与谦虚

第3章 中国社会的现状

3.1 民众的思想变化

3.2 中国大学生的变化

第4章 当前研究

4.1 提出问题

4.2 研究设计

4.3 研究意义

第5章 研究1:中国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5.1 研究介绍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研究2:和同辈作比较的自我评价

6.1 研究介绍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研究3:谦虚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7.1 研究介绍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分析

7.4 讨论和小结

第8章 研究4:启动条件下的自我评价

8.1 研究介绍

8.2 研究方法

8.3 结果分析

8.4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研究5:自我评价和公共自我意识一相关研究

9.1 研究介绍

9.2 研究方法

9.3 结果分析

9.4 讨论与小结

第十章 研究6:自我评价和公共自我意识-实验研究

10.1 研究介绍

10.2 研究方法

10.3 结果分析

10.4 讨论与小结

第11章 综合讨论

11.1 主要研究结果

11.2 综合讨论

11.3 未来展望和研究局限

第12章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谦虚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美德。但是,近年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谦虚作为一种传统价值的意义正在日渐失落。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总结出谦虚的基本含义之一是在自我评价时对自己作出贬抑的评价。以此为基础,我们开展了系列研究,检验当代中国是否依然推崇谦虚。研究1-3探讨中国的大学生是否谦虚;研究4-6探讨谦虚是否还是社会期许的表象和行为。结果表明:1)在主体性(agentic)和集体性(communal)特质上,中国大学生的自我评价都存在积极偏差,并且这种偏差和学生真实素质无关;2)即使是在和同龄的大学生相比较的情境下,中国大学生依然存在积极的自我评价偏差;3)和美国大学生相比,美国大学生在谦虚量表上的得分高于中国学生,说明中国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更不谦虚;4)谦虚已经不再是社会期许的行为,更不是大学生的日常行为;5)大学生的公共自我意识越高,自我评价也越高,这说明社会期许的行为不再是谦虚的。总言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不再谦虚,并且,谦虚也不再是社会期许的行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