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西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6h】

中西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研究对象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和评定方法

2.5 工作流程图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BI评分

3.3 Fugl-Mayer运动功能总评分

3.4 Fugl-Mayer运动功能上、下肢评分

3.5 WHOQOL-BREF评分

3.6 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

第4章 讨论

4.1 中西医康复治疗疗效总结与分析

4.2 中西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4.3 中西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4.4 中西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仍有60%~80%的生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和认知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可导致严重的身体残疾和社会失调,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社会心理行为,使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问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广大康复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手段对脑卒中患者的ADL、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提供临床依据。
   目的:旨在探讨中西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组41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性质、瘫痪侧别及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按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患者病情稳定后即给予中西医康复治疗。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一个月后,采用巴氏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入组时B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BI总分从入组时到治疗1个月有所增高,说明通过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存在一定的自然恢复能力,但有一定限度。康复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入组时FM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FMA总得分从入组时到治疗1个月有所增高,说明通过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存在一定的自然恢复能力,但有一定限度。康复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和对照组入组时生存质量总得分和各领域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入组时、干预1个月评定中,虽然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也增高,但康复组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