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母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形成作用的研究
【6h】

益母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形成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及凝血酶对其TF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附图

第二章 益母草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F表达和TFmRNA转录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附图

第三章 益母草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前DIC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附图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综述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早期DIC的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动物实验合格证明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一直是胰腺外科工作者争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对SAP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缺乏深入的研究。当出现血栓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出血症状明显、实验室指标出现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3P试验阳性时,DIC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即血小板、凝血因子消耗期或纤溶亢进)阶段,这时往往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使治疗变得困难而复杂,治愈率明显降低。故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是DIC治疗的重要环节。
   动物实验研究证明,益母草有改善机体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抗氧自由基及减少细胞内钙超负载自主作用,同时研究发现,益母草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前文所述,内皮细胞释放TF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推测,益母草可能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内皮细胞TF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而阻止凝血过程。本课题通过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益母草对SAP时DIC形成的作用:(1)首先,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原代培养、鉴定,并以凝血酶诱导第2代的HUVECs,观察凝血酶诱导HUVECsTF表达的情况。(2)在益母草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作用下,对HUVECsTF表达的情况进行分析,寻求益母草对凝血酶诱导下HUVECsTF表达的最大抑制效应所需的浓度和时间;进一步研究益母草在此浓度和作用时间对凝血酶诱导下HUVECsTF表达和TFmRNA转录的作用。(3)探讨益母草对SAP大鼠模型DIC形成的干预情况。
   目的:
   1利用HUVECs的体外培养模型,观察在凝血酶诱导下HUVECsTF表达的情况。
   2寻求益母草对HUVECsTF表达的最大抑制效应所需的浓度和时间;研究在此浓度和作用时间下,益母草对凝血酶诱导下HUVECsTF表达和TFmRNA转录的作用。
   3研究益母草对SAP大鼠模型早期DIC形成的干预情况。
   方法:
   1以胶原酶消化收集HUVECs,用F12K培养基加10%的胎牛血清进行培养,光学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内皮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粘附分子CD105、CD31在内皮细胞的表达,进一步对HUVECs加以鉴定;将每条脐带分离、培养所得HUVECs分为2份,8条脐带共16份,将16份细胞随机配对分成甲、乙2组。甲组加凝血酶至终浓度25IU/ml,培养10h;乙组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bufferedsolution,PBS)培养10h。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TF抗原,比较凝血酶与PBS作用下HUVECsTF的表达。用配对t检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把通过凝血酶(25IU/ml)作用10h的细胞冻融液分成128份,每32份为一大组,共4组,再分别与浓度为2.5、5.0、7.5、10.0ug/ml的益母草作用;每大组再分成4小组(每组8份),益母草作用时间分别为6h、12h、24h、36h,通过免疫荧光法在流式细胞仪测定TF抗原,运用析因分析统计方法,分析益母草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凝血酶诱导下HUVECsTF表达的作用。
   3将HUVECs的细胞冻融液分成3组:凝血酶+益母草组(A组):凝血酶25IU/ml培养10h后加益母草5.0μg/ml培养24h。凝血酶+PBS组(B组):凝血酶25IU/ml作用10h,再加等量的PBS培养24h。空白对照组(C组):每步只加等量的PBS培养24h。运用RT-PCR技术测定HUVECsTFmRNA转录和血凝检测仪自动检测活化因子Ⅶ(FⅦα)。统计方法用One-wayANOVA方差分析,如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采用SNK检验,比较两两间的差别。
   4将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O组)(n=15):仅行开腹翻动胰腺后关腹。SAP对照组(n=15):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成SAP模型,术后右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DDFA组(n=15):制成SAP模型后右颈静脉注射DDFA。DDFAM组(n=15):制成SAP模型后右颈静脉注射DDFA+益母草。益母草组(n=15):制成SAP模型后右颈静脉注射益母草。SO组、SAP组、DDFA组、DDFAM组、益母草组分别于术后6h、12h、24h,经下腔静脉取血标本检测TF、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PT,分析大鼠模型凝血功能的情况。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中淀粉酶(amylase,AMY),分析益母草对SAP大鼠模型血清中AMY的作用情况。统计方法采One-wayANOVA方差分析,如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用SNK检验两两间的差别。并每组分别于术后6h、12h、24h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形态学检查。
   结果:
   1HUVECs生长良好,成活率高,第7天光镜下HUVECs呈铺路石改变,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培养的HUVECs胞浆内有绿色荧光,证实其为内皮细胞,而空白对照无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sCD105和CD31表达率,CD105+表达百分率为97.31%,CD31+92.02%。凝血酶与PBS作用下HUVECsTF表达结果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t=22.69,P<0.01,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不同浓度的益母草对凝血酶所诱导的HUVECsTF表达的作用不全相同(P<0.01),益母草作用时间的不同对凝血酶所诱导的HUVECsTF表达的作用也不全相同(P<0.01),而两因素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
   3A组、B组、C组3组之间TF表达的比较,F值为408.07(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SNK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B组的TF表达高于A组、C组的TF表达(P<0.01);TFmRNA/GAPDHmRNA灰度比值的比较,F值为48.81(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SNK进一步两两比较,B组的TF表达高于A(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SNK进一步两两比较,B组的TF表达高于A组、C组的TF表达(P<0.01)。
   4在6h、12h、24h各时间点,SO组、SAP组、DDFA组、DDFAM组、M组(以下简称5组)大鼠的血清AMY含量比较,各时间点的F值分别为86.61、114.20、241.54,P值均<0.01,SNK检验各时间点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6h、12h、24h各时间点,SO组、SAP组、DDFA组、DDFAM组、M组(以下简称5组)大鼠的血浆TF含量比较,各时间点的F值分别为99.98、193.66、77.80,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各时间点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6h、12h各组间TF的表达由高到低依次是:SAP组>DDFA组>M组>DDFAM组>SO组;24h各组间TF的表达由高到低依次是为:SAP组>DDFA组>M组>DDFAM组、SO组。
   在6h、12h、24h各时间点,5组大鼠的血浆F1+2含量比较,各时间点的F值分别为37.44、36.98、113.53,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各时间点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6h、12h各组间F1+2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SAP组、DDFA组>M组>DDFAM组、SO组:24h各组间F1+2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为:SAP组、DDFA组>M组>DDFAM组>SO组。
   结论:
   1F12K培养基适合于HUVECs的培养。HUVECs在PBS的情况下可以表达微量的TF,而在凝血酶的诱导下表达大量的TF。
   2益母草可以抑制凝血酶诱导下HUVECsTF的表达,而且它的抑制效应与不同的作用时间和不同浓度有关。在相同的作用时间下,浓度较低时,随浓度升高益母草对HUVECs表达TF的抑制效应增强,当浓度大于5.0μg/ml时,益母草的抑制效应不再随浓度升高而变化;在相同的浓度下,当作用时间小于24h,益母草对HUVECs表达TF的抑制效应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当作用时间为24h,效应达到最大。所以,在浓度为5.0μg/ml、作用时间为24h的条件下,益母草对凝血酶诱导下HUVECsTF的表达抑制效应达到最强。实验结果还表明,益母草抑制凝血酶诱导下HUVECsTF的表达是通过抑制HUVECsTFmRNA的转录来实现的。
   3在SAP大鼠模型中,虽然益母草不能单独控制SAP的炎症,但益母草加上SAP常规治疗可以降低TF的表达,下调SAP大鼠模型凝血系统中的F1+2、AT-Ⅲ,使PT不继续延长,从而干预DIC的发生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