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非拔牙矫治时牙弓变化比较的Meta分析
【6h】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非拔牙矫治时牙弓变化比较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1.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

2. 自锁托槽矫治器概述

3. 自锁托槽与是否拔牙矫治的关系

4.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的扩弓效果比较

5.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前牙唇倾度(转矩)影响的比较

6. 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

7.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资料与方法

1. 纳入文献标准

2.文献检索

3.文献筛选

4.文献质量评价

5.资料提取

6.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文献检索流程

2.研究的一般情况

3.方法学质量评价

4.结果分析

5.发表偏倚

讨论

1.纳入研究的特征

2.纳入研究的质量

3.自锁托槽对牙弓宽度的影响

4.自锁托槽对切牙唇倾度的影响

5.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6.本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比较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两者在非拔牙矫治牙列轻中度拥挤时上下颌牙弓宽度及前牙唇倾度的变化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ISI、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辅以手工检索等方式,全面收集比较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非拔牙矫治时上下颌牙弓宽度及前牙唇倾度变化的文献,检索截止日期至2013年12月31日。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将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资料提取,运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有9篇,包括5篇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共有450例患者(自锁托槽组240例,传统托槽组2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非拔牙矫治病例中:
  1、自锁托槽治疗患者的上颌尖牙间距、上颌第一前磨牙间距及上颌第二前磨牙间距的增加值均大于传统托槽,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具体值分别为:[MD=0.30,95%C(0.04,0.55),P=0.02],[MD=0.43,95%CI(0.17,0.70),P=0.001],[MD=0.32,95%CI(0.08,0.56),P=0.008]。
  2、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上颌第一磨牙间距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25,0.24),P=0.66]。
  3、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下颌尖牙间距、下颌第一前磨牙间距及下颌第二前磨牙间距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具体值分别为:[MD=0.02,95%CI(-0.67,0.72),P=0.95],[MD=0.26,95%CI(-0.62,1.14),P=0.57],[MD=0.19,95%CI(-0.51,0.88),P=0.52]。
  4、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下颌磨牙间距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9,95%CI(0.33,0.84),P<0.01]。
  5、上颌切牙唇倾度的增加量自锁托槽要小于传统托槽,两者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MD=-3.25,95%CI(-4.99,-1.51),P=0.0003];下颌切牙唇倾度的增加量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无统计学上的差异[MD=-0.44,95%CI(-1.52,0.64),P=0.43]。
  结论:
  应用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行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时,自锁托槽组在上颌尖牙区、上颌前磨牙区及下颌磨牙区的牙弓宽度扩大量比传统托槽组要大;在上颌磨牙区、下颌尖牙区、下颌前磨牙区牙弓宽度的变化量二者间无明显差异;无论自锁托槽还是传统托槽在非拔牙矫治时,上下前牙唇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自锁托槽组的上颌前牙唇倾度增加量要显著小于传统托槽组;下颌前牙唇倾度的增加量与传统托槽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