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郭实腊与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研究
【6h】

郭实腊与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自1807年首位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进入中国本土传教后,新教传教士就开启了影响深远的近代在华传教活动。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就是其中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自幼接受基督宗教洗礼的郭实腊,早年就萌生到异教国度传教的念头,青年时期接触到基督新教在近代中国的开拓者、英国伦敦传教会传教士马礼逊后,更引发对中国的浓郁兴趣,并激起到中国拓展传教事业的强烈愿望。自1831年首次沿中国海航行到1851年在香港去世,郭实腊在华的活动非常繁杂,活动范围涉及宗教、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并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多个西方传教士在华的“第一次”。因此,郭实腊在华传教思想和实践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均具很强的代表性。同时,由于郭实腊在华期间其身份亦发生多次转换,使其成为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
  文章将从郭实腊在华的传教活动、政治活动以及文化活动三个方面着手论述。在传教活动方面,笔者选取郭实腊的早期中国沿海传教、创建福汉会和协助信义宗在中国的传播;在政治活动方面,分述郭实腊介入鸦片战争、参与中英条约谈判以及鸦片战争后被英国聘为香港抚华道等史事;在文化活动方面,分述郭实腊在“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方面的重要贡献。通过对郭实腊在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郭实腊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在华传播基督福音,但在客观上,他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清中西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基督新教在华的传播,促进了近代中西文化的早期交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