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苦丁茶多酚制备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6h】

苦丁茶多酚制备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苦丁茶的研究现状

1.2 茶多酚的研究概况

1.3 苦丁茶多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 苦丁茶多酚制备工艺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 实验方案

2.3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

3 苦丁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3.2 实验方案

3.3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4 苦丁茶多酚的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设备

4.2 实验方案

4.3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5 苦丁茶多酚的减肥相关酶活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和设备

5.2 实验方案

5.3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6 全文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苦丁茶(Ilex latifoliaThunb)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天然保健饮品,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近些年来,学者们对苦丁茶的提取工艺和生理保健功效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是单方面的报道,不够系统,尤其是实验研究主要局限于实验室小规模阶段,缺少产业化的研究。本论文从广州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产品化需要出发,对苦丁茶多酚生产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从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及抗肥胖相关酶活性等方面评估了其生物学活性,为公司开发2~3款苦丁茶多酚类功能食品提供了指导方向和实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通过单因素控制变量法,从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5个方面对苦丁茶多酚工艺进行了研究,随后通过响应面对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这3个因素进行优化,获得苦丁茶多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0.5、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59W、提取时间1.6h,在此条件下,苦丁茶多酚的提取率可达3.42%。选用AB-8大孔树脂作为苦丁茶多酚制备工艺的精细纯化介质,以静态吸附结合方式操作,最佳吸附时间为360 min,吸附温度为35℃。
  从总抗氧化活性、还原活性、对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对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4个方面,全面评价了苦丁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浓度低于0.2 mg/mL时,苦丁茶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力均高于 VC,接近绿原酸。在浓度为0.6 mg/mL时,苦丁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了79.66%,对ABTS·+的清除率达到了80.28%。苦丁茶多酚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难得的纯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
  通过研究苦丁茶多酚对MCF-7细胞株、Hep-G2细胞株两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来评价苦丁茶多酚抗肿瘤活性。实验发现高浓度时苦丁茶多酚对 MCF-7细胞株抑制率达到84.8%,整体抑制效果良好。苦丁茶多酚对 MCF-7细胞株抑制率的IC50=387.3μg/mL。在高浓度区域,苦丁茶多酚对Hep-G2细胞株的抑制率达到79.54%。苦丁茶多酚对Hep-G2细胞株整体的抑制效果不如MCF-7细胞株,但是效果依旧很明显。苦丁茶多酚对Hep-G2细胞株抑制率的IC50=680.7μg/mL。研究证实苦丁茶多酚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了苦丁茶多酚对肥胖相关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上述酶活性作用较明显,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基本为一致。在浓度为0.6 mg/mL时,苦丁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高达79.24%,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高达80.96%。苦丁茶多酚有较好的肥胖相关酶活性抑制作用。
  上述结果表明,苦丁茶多酚具有抗氧、抗肿瘤、抗肥胖等生物学活性,是功能保健食品以及药物开发的潜质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