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灾后北方乡村临水街道设计策略研究——以邯郸市和村镇水街为例
【6h】

水灾后北方乡村临水街道设计策略研究——以邯郸市和村镇水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

1.1.2 乡村建设发展一直在进行

1.1.3 2016年河北省“7·19”特大暴雨事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区域限定及研究内容

1.3.1 北方乡村的范围限定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既有相关研究分析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乡村防灾减灾现状研究

2.1.2 滨水空间的设计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乡村防灾减灾现状研究

2.2.2 滨水空间的设计研究

2.3 既有研究的局限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临水街道的空间分析

3.1 临水街道的类型及功能

3.1.1 传统自然型临水街道

3.1.2 传统恢复型临水街道

3.1.3 规划设计型临水街道

3.2 临水街道的空间组合元素

3.2.1 水脉

3.2.2 绿脉

3.2.3 文脉

3.3 临水街道的空间布局特征

3.3.1 因地制宜的理念

3.3.2 合理营建的技艺

3.3.3 丰富多样的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方乡村临水街道安全格局设计分析

4.1 北方乡村重建的复杂性研究

4.1.1 发展与复兴的制约

4.1.2 毁灭与重生的蜕变

4.2 北方乡村重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然格局

4.2.2 经济条件

4.2.3 社会环境

4.2.4 决策方法

4.3 北方乡村重建中的矛盾性分析

4.3.1 关注对象

4.3.2 时效要求

4.3.3 规划目标

4.4 北方乡村重建中的安全构建

4.4.1 用地布局规划

4.4.2 灾后心理重建

4.4.3 生态环境恢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灾后北方乡村临水街道的设计实践

5.1.1 和村镇村庄概况

5.1.2 水灾后灾损概况

5.2 水灾后重建规划的发展定位

5.2.1 和村镇特色小镇的规划定位

5.2.2 和村镇临水街道的理念提出

5.3 临水街道的设计策略

5.3.1 灾后的安全建构

5.3.2 临水街道的空间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录

表录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灾后重建研究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需要多种学科的综合指导。重建不是修补,而是重生。通过对国内外乡村防灾减灾的现状以及滨水空间设计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于北方水灾后恢复重建的分析和实践较少。涉及水灾害方面的研究以及滨水空间的实践仍普遍位于南方地区,研究内容相对单一,解决方法比较局限。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地域资源,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打造新型的北方水街,同时解决水涝灾害后灾民的恐水心理,使其与环境和社会建立一个生态的心理模式,继而将水灾后重建、北方滨水空间设计与特色小镇建设三者同时结合起来,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论文基于上述背景展开研究:首先,实地调研丽江水街、乌镇水街、周至水街等不同类型的临水街道,并从水系特征、空间节点类型、临水建筑特色这三方面梳理其临水街道形式,以提取临水街道的空间组合元素、空间布局特征,为北方乡村临水街道设计提供参考。其次,从北方乡村灾后重建的复杂性入手,一方面定性分析北方乡村灾后重建的影响因素与矛盾因子,另一方面从用地布局规划、灾后心理重建以及生态环境恢复的需求建构一个安全格局,总结出水灾后北方乡村临水街道设计的步骤及重点难点。最后,将其应用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镇的规划设计实践中,以期构建一个规划安全格局、设计安全格局、心理安全格局的生态临水街道。
  综上所述,论文得出结论:水灾后的北方乡村临水街道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性、生态性,还要考虑其心理安全高度,以提高当地灾民对临水街道新建部分的心理接纳程度,从而构建基于灾民心理的生态特色水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