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道路客运企业车辆运力配置结构均衡问题的研究
【6h】

道路客运企业车辆运力配置结构均衡问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第二章我国道路客运业发展现状分析

2.1我国道路客运业发展状况概述

2.2我国道路客运业发展现状

2.2.1道路客运业逐步走上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2.2.2道路客运线路网络层次化

2.3道路客运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市场竞争过度而有效竞争不足

2.3.2客运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使运输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道路客运业车辆运力运量均衡问题的提出

3.1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路运输效率问题

3.1.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路旅客运输

3.1.2关于道路运输效率问题

3.2道路客运直达班线车辆实载率的调查

3.2.1车辆实载率调查的目的

3.2.2车辆实载率调查的方法及过程

3.2.3车辆实载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3.3车辆运力运量均衡问题的提出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客运车辆运力运量均衡模型建立

4.1关于车辆运力均衡及条件约定

4.2车辆运力均衡内容和目标

4.3车辆运力运量均衡数学模型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客运线路客流量结构特性分析

5.1客运线路客流量的统计及客流量结构特性分析

5.1.1特指客运线路客流量的统计

5.1.2特指客运线路客流量结构特性分析

5.2客运线路客流量的预测

5.2.1客运线路客流量预测的目的

5.2.2特指客运线路客流量的预测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客运车辆运力配置结构均衡操作

6.1关于车辆运力配置结构的说明

6.2关于客运车辆承载能力与车型等级

6.3车辆运力配置结构均衡的操作

6.3.1运力配置结构均衡操作的思路

6.3.2运输均衡时间区间的划分

6.3.3企业特指客运线路车辆运力配置结构均衡分析

6.3.4车辆运力结构均衡方案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车辆运力运量均衡的经济性分析

7.1车辆使用经济性分析概述

7.2关于车辆技术性能与车辆选型问题

7.2.1车辆技术性能指标

7.2.2车辆选型问题

7.3车辆运力运量均衡的经济性分析

7.3.1道路客运企业运输成本的构成

7.3.2车辆运力运量均衡的经济性分析方法

7.3.3车辆运力运量均衡案例的经济性分析

7.4关于道路旅客运输市场模型的讨论

7.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道路旅客运输业得到了相应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上交通运输产业具有“公共性和强管制性”的显别特征,使得交通运输业与一般的完全竞争性产业相比,其运输市场、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市场环境、规划以及市场垄断、竞争和政府调控等都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竞争过度,但有效竞争不足。表现在:就运输市场竞争方式而言,运输市场依然处于以价格竞争为主的阶段,低价恶性竞争现象十分普遍;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而言,多数企业仍以降低服务质量的低价吸引客源、或者变相调价甚至违规超载运输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唯一手段,而真正依靠运输的规模效应,依靠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良好的服务质量来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企业甚少。 该文从我国当前道路客运业存在的市场竞争过度而有效竞争不足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旨在提高运输效率的车辆运力配置结构均衡问题;从客运企业角度出发,构造了企业客运车辆运力结构均衡数学模型,结合企业客运线路例案进行运力运量均衡分析,提出了多种车辆运力结构均衡配置方案,然后从车辆使用技术经济学角度对给出方案进行了分析优化。最后,结合政府现行客运管理政策进行了相关讨论。 该文分七章: 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对我国道路客运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客运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对客运车辆实载率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运输效率低下的原因,从而提出了有必要对车辆运力运量均衡问题的研究;第四章从企业角度出发,结合客运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我国道路客运量需求结构的特点,构造了企业客运车辆运力运量均衡数学模型;第五章以特指客运企业的客运线路为个例,根据企业往年实际完成的客运量,利用增长系数法对未来时间段的客流量进行了预测;第六章仍以客运企业特指的客运线路为个案进行分析,根据客流量预测值,利用车辆运力运量均衡模型对车辆运力结构进行均衡配置,提出了广深高速巴士有限公司在广(州)深(圳)客运线路上的两个车辆运力结构均衡方案;第七章应用汽车使用技术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第六章所提出的均衡方案进行了经济性综合比较分析,从车辆使用经济性上寻找出优选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