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6h】

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意义

第二章 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

2.1西方产学研合作的早期探索

2.1.1赠地学院的建立

2.1.2"威斯康星思想"问世

2.1.3二战的推动

2.2西方产学研合作的逐步发展

2.3大学与工业的关系

2.4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历程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行为分析

3.1现代高校的经济性质

3.1.1高校的经济性质

3.1.2高校参与经济活动适宜度界线的研究思路

3.2高校的组织资源及特征

3.3高校的瓶颈资源——资金资源分析

3.4高校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风险分析

3.5高校经济活动长期最优策略

3.5.1模型假设

3.5.2模型构建及求解

3.5.3结论

3.6产学研合作与现代高校竞争

3.6.1产学研合作与高校核心竞争力

3.6.2产学研合作——共赢

3.7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直接动因

3.8本章小结

第四章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障碍与发展对策

4.1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障碍

4.1.1信息交流不畅

4.1.2技术成熟度低

4.1.3合作层次不高

4.1.4知识产权不明确

4.2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

4.2.1转变观念,营造适宜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内部开发环境

4.2.2加强联系,发展以战略联盟为代表的深层次全方位战略合作

4.2.3建立合理的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

4.2.4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4.3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校是现代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释放大学的科技创新能量,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校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必须积极面对“产学研合作”这一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以“象牙塔”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这一现象描述为出发点,引出本研究的主题和目的,并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简要评述,概要地描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分析走出象牙塔、使大学成为知识工业的重地、将大学与市场相结合、强调西方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特曼式大学”形成和发展的动因,总结大学与工业关系的发展历程,全面考察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史。 第三章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分析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的角色定位,从高校的组织特征、资金来源、风险分析等方面分析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行为,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导出高校在经济活动中的长期最优决策,分析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直接动因,论述产学研合作在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在对高校产学研合作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22所“211”工程院校的调查结果,分析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障碍,探讨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