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罗非鱼肉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研究
【6h】

利用罗非鱼肉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前言

1.1.1罗非鱼概述

1.1.2罗非鱼的营养价值和应用前景

1.2氨基酸的作用和呈味机理

1.2.1氨基酸的生理作用

1.2.2氨基酸的呈味特征

1.3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学意义

1.3.1生物活性肽的吸收机制

1.3.2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1.3.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研究进展

1.3.4抗氧化活性肽研究进展

1.4水产资源酶解研究进展

1.4.1酶法回收利用蛋白质资源研究现状

1.4.2酶法制备功能性肽研究进展

1.5本研究课题的立项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5.2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罗非鱼肉单酶酶解工艺的研究

2.1引言

2.2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2.2.2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2.2.3罗非鱼肉酶解工艺流程

2.2.4主要实验方法

2.3结果与讨论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罗非鱼肉的双酶酶解工艺的研究

3.1前言

3.2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3.2.2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3.2.3主要实验方法

3.3结果与讨论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罗非鱼肉酶解液抗高血压性能的研究

4.1前言

4.2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4.2.2实验主要仪器

4.2.3实验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3.1不同双酶酶解液酶解过程中肽分子量分布

4.3.2不同双酶复合酶解组合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酶解罗非鱼肉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

5.1前言

5.2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5.2.2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5.2.3罗非鱼肉酶解工艺流程

5.2.4主要实验方法

5.3结果与讨论

5.3.1单酶酶解罗非鱼肉规律及酶种类的筛选

5.3.2加酶量对酶解过程的影响

5.3.3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5.3.4加水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5.4运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酶解工艺条件优化

5.4.1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条件的因素和水平的选取

5.4.2响应面分析的实验设计

5.4.3响应面分析结果与讨论

5.4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为了实现罗非鱼肉蛋白的深加工利用,研究了蛋白酶酶解鱼肉蛋白的酶解产物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短肽含量、蛋白质利用率、双酶复合酶解工艺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酶解液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测定了双酶复合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相应活性。研究结果如下: 将5种蛋白酶:木瓜蛋白酶、Protamex、Alcalase 2.4L、Neutrase1.5MG和Flavourzyme500MG对罗非鱼肉进行酶解,测定酶解液的Cn、Cp和蛋白质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Flavourzyme 500MG生成Cn最高,12h后达到0.425g/100ml;木瓜蛋白酶生成短肽含量最高,5h后达到39.82mg/ml;Protamex的蛋白质利用率最高为44.74%。若以获得含量较高的游离氨基酸水解液为目标可选用Flavourzyme 500MG、Protamex或者两者复合使用;以获得高含量功能性短肽为目标可选用木瓜蛋白酶、Alcalase 2.4L或者两者复合使用。 将4种蛋白酶:木瓜蛋白酶、Alcalase 2.4L、Protamex和Flavourzyme 500MG,以得到高游离氨基酸含量或者高可溶性短肽为目的,两两组合成5个组合。双酶复合酶解的效果如下:Cn值--四组由3h的0.191g/100ml增长到6h的0.481g/100ml,增加151.8%;五组由3h的0.167g/100ml增长到6h的0.516g/1.00ml,增加209.0%;Cp值——一组的Cp值增幅最大,由3h的27.07mg/ml增长到6h的36.38mg/ml,增加34.4%;蛋白质利用率全部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以后期加入Flavourzyme 500MG的五组蛋白质利用最高,从最初的3h时的33.50%增加到6h的81.47%,增长了143.2%。 采用GPC凝胶色谱分析肽的分子量分布和ACE抑制率的关系发现,酶解产物的肽段主要集中在1000~5000Da和120~1000Da这两个区段。比较不同酶酶解过程中肽分子量的变化和对应的ACE抑制率的关系后发现并不是低分子量肽段含量越高,对应的ACE抑制活性越高,如五组双酶组合蛋白酶在酶解6h后分子量在1000Da以下的组分占到了67.19%,其对应ACE抑制率为41.49%;而二组双酶组合蛋白酶在酶解6h后分子量在1000Da以下的组分占到了64.78%,但其对应ACE抑制率却有58.22%。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酶解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750U/g、料液比1:1、温度为45℃、时间是5h,其清除羟基自由基率为46.14%,清除DPPH率为90.24%。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