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涤清合锡类散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6h】

肠涤清合锡类散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古代医学文献认识

二、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

三、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情况

四、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三、结果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二、治疗方案

三、结果

第四部分 讨 论

一、肠涤清合锡类散灌肠的作用机理

二、肠涤清合锡类散灌肠中医治疗机理的探讨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语表

附录二 动物实验设计路线

附录三 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观察表

附录四 动物实验病理图片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实验部分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肠涤清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和量效关系,及其对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
  临床部分观察肠涤清灌肠组、肠涤清合锡类散灌肠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间的有效率,以便寻找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少、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治疗方法。
  研究方法与内容:
  采取随机、对照研究。实验部分取清洁级SD大鼠80只,雄雌各半,体重200-220g。将大鼠编号,随机取出空白组10只(第1组),其余均予复合法造模(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造模后麻醉意外死亡14只,剩余56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第2组),肠涤清合锡类散低剂量灌肠组(第3组),肠涤清合锡类散高剂量灌肠组(第4组),对照组灌肠组(第5组),每组14只。空白组常规饲料和蒸馏水喂养。造模后第三天,各组开始灌肠给药,每日一次,连续2周。空白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0ml/100g灌肠;肠涤清合锡类散低剂量灌肠组予肠涤清0.5ml/100g+锡类散0.05g/d灌肠;肠涤清合锡类散高剂量灌肠组予肠涤清1.0ml/100g+锡类散0.1g/ d灌肠;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100g+柳氮磺吡啶片(SASP)0.1g/ d灌肠。各组大鼠在实验结束后称体质量后全部处死,取全段结肠。取病变最明显处结肠段0.5cm,予病理学分级。取结肠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IL-4水平。并采血约8ml注入干燥管,分离血清-20摄氏度保存,测CRP、IL-6水平。所有标本均同批检测。
  临床部分,选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标准轻、中度且属活动期以及中医辨证大肠湿热证患者,年龄在18~75岁。纳入病例共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肠涤清合锡类散灌肠组)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35±12.73岁。对照组(肠涤清灌肠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0.45±17.20岁。两组均无并发症和肠外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予肠涤清150ml+锡类散1g,保留灌肠,每天一次;对照组予肠涤清液150ml,保留灌肠,每天一次。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项目有一般项目、安全性观测项目、疗效性观察项目。最后评定临床综合疗效,包括完全缓解、有效和无效。计算有效率,为完全缓解和有效例数与单组治疗总人数的百分比,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性。
  研究结果:
  造模后大鼠均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排稀烂便夹少量鲜血,予药物灌肠治疗过程中,上述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相关结果如下:
  1.肠涤清合锡类散对UC大鼠肠粘膜病变的影响。光镜下,模型组镜下可见溃疡,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病理损害分级为IV、V级;肠涤清合锡类散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少见溃疡,但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病理损害分级以II、III级为主;肠涤清合锡类散高剂量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病理损害分级以I、II级为主。各组与模型组比较,病理损害分级有差异性(P<0.05),而空白组、肠涤清合锡类散低剂量组、肠涤清合锡类散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之间病理损害分级无差异性(P>0.05)。
  2.肠涤清合锡类散对UC大鼠血清CRP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RP含量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肠涤清合锡类散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CRP含量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肠涤清合锡类散低剂量组、对照组比较,肠涤清合锡类散高剂量组CRP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肠涤清合锡类散低剂量组CRP含量则无差异性(P>0.05)。
  3.肠涤清和锡类散对UC大鼠血清IL-6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6含量升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肠涤清和锡类散低、高剂量灌肠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L-6含量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肠涤清和锡类散低剂量灌肠组、对照组比较,肠涤清和锡类散高剂量灌肠组IL-6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4.肠涤清合锡类散对UC大鼠结肠组织IL-4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中IL-4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肠涤清和锡类散低、高剂量灌肠组和对照组结肠组织中IL-4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肠涤清和锡类散低剂量灌肠组、对照组比较,肠涤清和锡类散高剂量灌肠组IL-4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肠涤清和锡类散低剂量灌肠组IL-4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临床试验结束后,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故病人顺应性可,两组均无脱落病例。将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和结肠镜复查结果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经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为:治疗组治疗31例,完全缓解1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治疗34例,完全缓解6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差异显著(P=0.0470, P<0.05),说明治疗组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本研究采用复合法(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制UC动物模型,模型组病变组织镜下可见溃疡,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病理损害分级为IV、V级;且血清CRP和IL-6的含量高于正常组,IL-4的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表明复合法所致UC大鼠的发生与CRP和IL-6的高表达有关。其余各组均给予中药肠涤清、不同剂量的肠涤清合锡类散联合灌肠、柳氮磺吡啶灌肠,观察它们的药理作用,发现它们均具有一定的抗溃疡作用,可以改善UC动物模型的症状,减轻结肠溃疡及炎性病变。其中尤以肠涤清合锡类散高剂量灌肠组疗效最好,能明显改善UC大鼠的病理分级、减轻血清中炎症因子CRP和IL-6的含量;并能明显提高血清中抗炎症因子IL-4的含量,这些可能是肠涤清合锡类散发挥其药理作用的机制之一。
  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始于直肠,直肠、乙状结肠患病率占70%。而且,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病程均表现为反复发作,病情相对较轻,轻中度多见,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为主。据此,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相当多的优点。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拟用肠涤清合锡类散联合灌肠,与单独肠涤清灌肠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人顺应性可。肠涤清合锡类散联合灌肠组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因为副作用少,顺应性强,价格便宜,易被我国广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接受,解决他们的疾苦。其远期疗效和确切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