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积饮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研究
【6h】

消积饮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肿瘤血管生成概况

二、西医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现状

三、中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四、本研究的组方原理及理论支持

五、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一、患者一般情况

二、临床研究结果

讨论

一、血清VEGF的变化

二、临床客观疗效评价

三、临床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四、行为状况评分变化

五、药物安全及不良反应分析

六、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肺癌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大肿瘤。抗肿瘤血管生成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其在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也是最特异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被认为是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肿瘤复发及转移治疗的理想靶点。消积饮是刘伟胜教授根据中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针对肺癌的病因病机,总结其30余年治疗肺癌的经验,创建的具有健脾补肾、化瘀解毒功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有研究表明消积饮能够稳定肿瘤病灶,抑制转移,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有现代研究表明,消积饮组成中的全蝎、白花蛇舌草、黄芪、大黄、莪术等药具有明显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消积饮组、化疗组、综合组(消积饮+化疗组)三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初步评价消积饮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探讨消积饮抗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即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瘤体变化、临床证候、临床症状、行为状况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变化,综合评价消积饮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综合疗效。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符合受试条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单盲意向性分组,分为消积饮组、化疗组、综合组(消积饮+化疗组),每组各20例。消积饮组采用消积饮治疗,化疗组采用化疗,综合组采用消积饮+化疗治疗,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观察主要疗效指标:三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次要疗效指标:近期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证候、临床症状、行为状况评分的变化,并进行不良反应观察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
  结果:
  1.消积饮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消积饮+化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在临床客观疗效评价方面,消积饮组的有效率(CR+PR)低于化疗组及综合组;综合组的疾病控制率(CR+PR+SD)高于化疗组、消积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积饮组的疾病控制率低于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在临床证候、临床症状及KPS评分方面,治疗后消积饮组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积饮组与综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在不良反应方面,消积饮组与化疗组及综合组相比,除1例出现“恶心呕吐”外,消积饮组没有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化疗组及综合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及肝肾功能影响等。
  结论:
  1.单用消积饮、消积饮联合化疗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进一步揭示消积饮抗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减少肿瘤血管生成而实现的。
  2.消积饮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与化疗联合应用能提高疾病控制率。
  3.单用消积饮、消积饮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单纯化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证候,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消积饮安全性好,无血液系统毒性及心肝肾功能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