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泌尿系结石成分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6h】

泌尿系结石成分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研究

1.1.1 流行病学研究

1.1.2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1.1.3 泌尿系结石成分研究

1.1.4 泌尿系结石分析方法的研究

1.1.5 泌尿系结石的预防

1.2 中医药对泌尿系结石的研究

1.2.1 古代文献研究

1.2.2 病因病机的研究

1.2.3 辨证论治研究

1.3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概况

1.3.1 体质的形成

1.3.2 体质的分类

1.3.3 体质在临床中的应用

1.3.4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体质研究

1.3.5 体质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资料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来源

2.2.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调查方法

2.3.1 所有对象均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

2.3.2 调查内容

2.3.3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方法

2.3.4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

2.4.1 体质分型基本情况

2.4.2 各常见体质类型间,性别、年龄段构成比较

2.4.3 饮水习惯与体质类型的关系

2.4.4 各类泌尿系结石成分组成比较

2.4.5 常见结石成分与体质类型的关系

2.4.6 常见结石成分尿常规感染情况

2.4.7 常见结石成分尿液pH值情况

2.5.1 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2.5.2 泌尿系结石患者其他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2.5.3 各常见中医体质与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关系

2.5.4 从中医学角度探讨对各易感人群的日常调理,预防结石复发

2.6 问题分析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高,目前对于结石的预防措施有限,效果欠佳。该课题试图通过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与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力求从中医体质角度了解各种不同结石成分形成的体内因素,探讨以中医体质为切入点的预防结石方案,为临床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24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方法进行体质类型辨识,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尿液pH值、泌尿道感染情况及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将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按照成分不同进行分类,统计不同成分类型结石在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主要结石类型与常见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结果:⑴24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共发现22类体质,其中单体质156例,两种体质兼夹的74例,三种体质兼夹的11例。湿热质54例(占22.41%),痰湿质45例(占18.67%),湿热兼阴虚质23例(占9.54%),气虚兼湿热质22例(占9.13%),阴虚质21例(占8.71%)。⑵泌尿系结石患者各常见体质类型间,性别、年龄段构成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饮水习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所有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中,共发现18种结石成分组成,其中单一结石成分30例,两种复合结石成分180例,三种复合结石成分31例。临床上结石多以混合形式出现。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为最常见的结石成分。⑷241例患者所患结石各类型中,纯草酸钙结石7.88%(19)、纯磷酸钙结石4.15%(10)、纯尿酸结石1.66%(4)、感染性结石1.24%(3)、感染石与含钙石混合性结石29.46%(71)、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性结石52.70%(127)、其他含钙非感染性结石2.90%(7)。含感染性结石成分的结石30.71%(74),含钙性结石97.10%(234)。⑸在各常见体质类型间,将含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结石与其他成分结石两者所患比例进行卡方检验比较,χ2=16.1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⑹含感染性结石成分与不含感染性结石两者所患比例在常见中医体质类型间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泌尿系结石患者分型以湿热质、痰湿质两者最多,提示这两种体质为该病最主要的体质类型。②研究表明泌尿系结石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段以中年为主。男性患者以湿热质为主,而女性患者则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及兼夹体质呈增多趋势。饮水习惯是影响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③常见的泌尿系结石成分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最常见的结石成分为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研究表明,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结石患者偏向痰湿质;含感染性结石成分结石患者偏向湿热质。通过对易感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根据体质进行调养,可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