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析因设计的天灸防治虚寒型过敏性鼻炎优选方案研究
【6h】

基于析因设计的天灸防治虚寒型过敏性鼻炎优选方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中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AR的认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病例标准

六、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七、中止试验的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资料收集

二、分组方法

三、治疗方案

四、疗效评价

五、统计分析方法

六、注意事项、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基线比较

三、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一、立题依据

二、研究方案选择依据

(一)选穴依据

(二)药物选择依据

(三)天灸疗法探讨

三、研究结果分析

四、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以中医辨证理论、经络学说为指导,结合外治法的时效经验基础,以虚寒型过敏性鼻炎(以下简称AR)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析因设计分析方法进行天灸疗法防治虚寒型AR的研究。将影响天灸疗法的两个重要因素(穴位、药物)根据中医辨证进行2×2析因组合,寻求天灸疗法防治虚寒型AR的最佳穴位组合及药物配伍。
  方法:
  将180例虚寒型AR患者随机分为A1组(虚寒穴+虚寒药组)45例、A2组(常规穴+虚寒药组)45例、A3组(虚寒穴+常规药组)45例和A4组(常规穴+常规药组)45例,治疗时间为2015年初伏、中伏、末伏,共进行3次治疗。治疗前及3次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以AR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和AR病情自我评估VAS量表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总有效率方面A1组(虚寒证药+虚寒证穴组)总有效率为97.78%;A2组(虚寒证药+常规穴组)总有效率为82.22%; A3组(常规药+虚寒证穴组)总有效率为84.44%;A4组(常规穴+常规药组)的总有效率为68.89%。四组疗效相比,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1分别与A2、A3、A4组两两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A2、A3组与A4组疗效相比,经秩和检验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A2、A3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症状改善方面,四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RQLQ总分及各子项目评分、自我评估VAS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治疗后比较,在RQLQ日常活动、睡眠、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及总分8个方面,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1组分别与A2、A3、A4组经两两秩和检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2组在日常活动、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及总分比较上与A4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睡眠症状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A3组与A4组在RQLQ各症状评分及总分比较上,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A2、A3两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治疗后在VAS及症状积分两方面,经秩和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A1组分别与A2、A3、A4组经两两秩和检验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2组、A3组与A4组在VAS及症状积分比较上,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A2、A3两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药物和穴位联合干预作用分析中,分别以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进行方差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虚寒证药物和虚寒证穴位对于虚寒型AR患者的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得分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考察穴位和药物的主效应,分别以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分析比较。穴位相同的前提下,在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评分比较中,虚寒证药组在各组中得分最低,与常规药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相同的前提下,在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评分比较中,虚寒证穴位组在各组中得分最低,与常规穴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①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四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其中以虚寒证药+虚寒证穴组最为明显,提示该组在改善虚寒型AR患者症状方面具有最佳的疗效。
  ②通过药物和穴位的联合干预作用分析,二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提示药物和穴位作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
  ③虚寒证药物和虚寒证穴位的联合应用对于改善虚寒型AR患者的症状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虚寒证药物或者虚寒证穴位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