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及有序性评价研究
【6h】

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及有序性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主要相关概念

1.5.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5.2 耗散结构理论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设计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起源与发展

2.1.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与特征

2.1.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模式与机制

2.1.4 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作用

2.1.5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工具

第三章 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联盟发展现状

3.1.1 联盟基本情况

3.1.2 联盟运行机制现状

3.2 联盟主要存在的问题

3.2.1 宏观上存在的问题

3.2.2 微观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耗散结构模型与运行机制

4.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耗散化本质分析

4.1.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开放性

4.1.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远离平衡态特征

4.1.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涨落机制

4.1.4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非线性特征

4.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耗散结构模型构建

4.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主体功畿定位

4.2.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耗散结构模型

4.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耗散结构运行机制

4.3.1 动力机制

4.3.2 沟通协调机制

4.3.3 风险管理机制

4.3.4 利益分配机制

第五章 基于耗散结构的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序性评价

5.1 基于耗散结构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熵变原理及函数构建

5.1.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耗散结构熵变原理

5.1.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耗散结构函数构建

5.2 基于耗散结构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熵变评价总体框架

5.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熵变评价模型的评价目标

5.2.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熵变评价模型的评价程序

5.3 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序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3.1 指标选取原则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4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序性评价方法

5.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5.4.2 运行熵测算方法

5.4.3 关联熵测算方法

5.5 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序性评价实证分析

5.5.1 数据来源

5.5.2 支持权重向量的计算

5.5.3 运行系数的计算

5.5.4 关联系数的计算

5.5.5 运行熵及关联熵的计算

5.5.6 计算结果分析

第六章 广州市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对策及建议

6.1 联盟开放性建设对策

6.1.1 提高联盟内部的协同创新效率

6.1.2 提高联盟整体的对外开放性

6.2 联盟远离平衡态建设对策

6.2.1 鼓励企业自发组建联盟

6.2.2 完善竞争及激励机制

6.3 联盟随机涨落建设对策

6.3.1 完善技术创新政策法规

6.3.2 培育技术创新保护空间

6.4 联盟非线性作用建设对策

6.4.1 倡导多元化发展

6.4.2 重视关键要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2008年国家六部委明确提出了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在全国范围引起了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力量。广东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近年来广州市已经成立了34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涵盖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现代农业、优势传统产业等7个领域,联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随着联盟规模的不断扩大,联盟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评价和确保联盟的稳定性、持续性和高效性,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在界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研究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体进行功能化定位,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耗散结构模式及分析联盟的运行机制。然后,以广东省铝镁轻金属材料产业创新联盟为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别计算其关联熵和运行熵,进而分析其结构和运行的有序性。最后,根据现状研究和实证研究结果,结合联盟的现实发展情况,分别从形成耗散结构的四个条件着手,提出了广州市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三部分。一是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仍存在的问题:宏观上,联盟对成熟大型企业、农业企业作用不大,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微观上,联盟各方目标不够清晰、资金短缺、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困难、市场开拓困难。二是影响联盟结构与运行有序性的因素: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中介机构、人才投入、设备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结构及运行有重要影响。三是针对性提出四个维度八项对策建议:针对联盟开放性建设,应当提高联盟内部的协同创新效率、提高联盟整体的对外开放性;针对联盟远离平衡态建设,应当鼓励企业自发组建联盟、完善竞争及激励机制;针对联盟随机涨落建设,应当完善技术创新政策法规、培育技术保护空间;针对联盟非线性作用建设,应当倡导多元化发展和重视关键要素。
  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基于熵变原理计算联盟的关联熵和运行熵,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有序性评价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其实证分析结果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理论上,本文丰富了系统有序性评价的理论方法,构建了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上,本文不仅能够帮助联盟了解自身的成长状况,而且有助于政府掌握联盟的创新能力和绩效,对其制定产业政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