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及模式建构——以甘肃省夏河县为例
【6h】

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及模式建构——以甘肃省夏河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引论

二、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特殊意义

三、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四、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建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面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民族文化进入学校课程就越来越受到重视。新世纪,我国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课程政策的同时,民族文化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中率先显示出其生命力,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之一。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承担传播本地区民族文化的重任,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实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实物收集、查阅文献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三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⑴夏河县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涉及课程新编、课程改编和双语类教辅读物的编译三种形式,已经迈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脚步,但是所取得的成果还远达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⑵夏河县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受到思想认识水平、教育政策、学校条件以及来自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同时,甘南藏民族的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为民族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⑶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建构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确立、开发途径的选择、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强化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筛选与利用、完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开发政策的制定七个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