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格式塔意象再造的理论探讨中国古诗英译中意境的再现
【6h】

基于格式塔意象再造的理论探讨中国古诗英译中意境的再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Image-G Actualization

Chapter Four An Introduction to Ideorealm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Chapter Five Ideorealm Re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Image-G Actualizat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Notes: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研究中国古诗英译中意境的再现问题,旨在探讨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对中国古诗意境再现的解释性,同时也弥补了译界对古诗意境再现研究的不足。
   姜秋霞教授在其2002年出版的《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基本内容如下:(1)格式塔意象是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上的意象,是普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一种特质;(2)文学翻译涉及美学意义上的格式塔意象再造;(3)任何格式塔意象都有一个相同的宏观内部结构,即“情景一框架(语言)”的整合;(4)从美学角度看,成功的文学翻译在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造;(5)基于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基础之上的文学翻译模式为:第一步,理解原文—格式塔意象的心理实现;第二步,再造译文—格式塔意象的语言实现。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再现问题是一个很重要但相当难以探索的领域。其困难主要源于意境内涵本身的复杂性。因此,本文首先对意境进行初步然而系统地探讨,指出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所引发的想象的形象的总和。意境创造的实质并不仅仅在于情景交融,更在于创造“象外之象”,能够把读者带入一个广阔的遐想空间。因此,意境实际上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读者的主体性在意境创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然后从结构和美学特质两个方面分析了格式塔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契合关系,从而得出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作为一种文学翻译理论必然可以用来研究古诗英译中意境的再现问题。
   其次,基于姜秋霞教授提出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本文尝试提出了古诗英译中意境再现的模式,从而为意境再现这一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性。
   第四,本论文对译者这一特殊的读者在意境再现过程中的主体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意境再现本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艺术。其再创造性一方面体现在译者对原诗意境中的整体审美意象在其头脑中的一种意念构建;另一方面体现在译者在用译语重写意境时的一种艺术表现力。
   本文最后应用所提出的意境再现的模式并结合译者的主体性对三首古诗在英译中意境的再现进行了评价性分析。
   古诗英译中意境的再现问题值得研究,而且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首先,它可用于翻译批评;其次,它对于中国古诗译者以及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