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理契约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6h】

心理契约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局限性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述

(二)“灌输教育”的本质含义及“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兴起

(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

三、心理契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

(一)心理契约理论的缘起与基本观点

(二)基于心理契约的组织行为过程

(三)心理契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

四、基于心理契约假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心理契约缔结的主客观过程

(二)基于心理契约假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型

(三)基于心理契约假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五、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论文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契约理论引入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研究中来,并对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下所发生的规律性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索,系统地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假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模型和相应的方法创新路径。 在组织与成员缔结心理契约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事实上起到了向双方宣讲、解释和澄清相互间的期望的作用,并左右了双方确定支付水平时的决策过程。这也是一个用关系型契约全面取代交易型契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与组织价值观的灌输和内化过程是等价的。 论文详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具有的提示、解释、澄清、辅导、强化、筛选等六大功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五条基本原则——促成心理契约缔结、用关系型契约取代交易型契约、消除信息不对称、针对不同组织类型以及强调系统思维,并进一步描述了愿景教育、系统思维训练、角色扮演、模拟训练以及危机教育等可能的方法创新途径。同时,论文还提出了非赢利性组织和赢利性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不同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