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鞍带石斑鱼种苗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6h】

鞍带石斑鱼种苗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鞍带石斑鱼海南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第三章鞍带石斑鱼亲鱼培育与人工催产

第四章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发育和生长观察

第一节胚胎发育观察

第二节仔稚幼鱼形态发育和生长观察

第五章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第一节鞍带石斑鱼开口饵料的筛选

第二节鞍带石斑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分析海南近海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开展以海南野生鞍带石斑鱼作为亲鱼的人工催产和苗种繁育实验,观察了胚胎发育的过程及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征,对人工育苗中不同的仔鱼开口饵料进行了筛选,还开展了鞍带石斑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RAPD技术对海南近海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从4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对鞍带石斑鱼的DNA进行扩增,结果共检测出131个位点,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48.09%;利用RAPDdistance1.04软件获得海南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21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矩阵,依此计算出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2650,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S)为0.7350;利用POPGENE1.3软件计算出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0)为0.2266;通过与其他种类的石斑鱼群体的RAPD分析结果比较可知,海南近海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仍保持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在海南发展鞍带石斑鱼的养殖业,选择海南近海的野生鞍带石斑鱼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的遗传基础较好。 从2001年开始蓄养100多尾鞍带石斑鱼,自3龄开始强化培育作为亲鱼,共存活34尾,其中8尾自然性转变为雄性亲鱼。进入繁殖季节后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400~500IU/kg鱼体重和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5~6ug/kg鱼体重进行催产,共进行三次催产,获得受精卵725g,受精率3.27%~7.53%。结果表明在网箱养殖条件下6龄雄性亲鱼自然性转变的数量不多且成熟度不高。 详细观察并描述了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5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鞍带石斑鱼的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8.5~30.0℃、盐度31、pH7.95的海水中,鞍带石斑鱼胚胎历时14h23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根据卵黄囊、鳍、鳞片、体色的变化,鞍带石斑鱼的胚后发育可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可分为卵黄囊仔鱼和后期仔鱼。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经历了3次重要的生长变化,分别是:1)仔鱼刚孵化后至1日龄期间,仔鱼全长增长较快,出现第一次快速生长;2)仔鱼至8日龄时,开始长出背鳍棘和腹鳍棘,仔鱼生长出现第二次加速;3)仔鱼从16日龄起,全长增长进入高速生长期直至进入幼鱼阶段;鞍带石斑鱼生长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腹鳍第一鳍棘与背鳍第二鳍棘的长出与收回。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投喂不同生物饵料作为鞍带石斑鱼仔鱼的开口饵料,在孵化后7d内连续测定各组的存活率,并测定仔鱼孵化后第5d时对中型轮虫的摄食强度和摄食发生率。结果表明:投喂原生动物作为开口饵料的A组存活率在孵化后第7d时的存活率最高,为28.12%;对轮虫的摄食强度和摄食发生率也是以原生动物作为开口饵料的A组最高,分别为4.8/尾和90%。此结果表明在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中可以使用原生动物作为仔鱼开口的适口饵料。 根据海水鱼类种苗繁育的基本原理并结合鞍带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仔稚鱼生长发育特征,针对目前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开发了鞍带石斑鱼的池塘育苗技术。经过32天的培育,在池塘中共培育出平均全长为31.86mm的鞍带石斑鱼幼鱼1.5×104尾,成活率2.83%;在水温27.0℃~32.0℃的条件下,鱼苗日平均生长0.97mm,孵化后14d后,鱼苗生长速度加快,日平均生长1.42mm;通过解剖仔鱼的消化道表明,仔鱼在池塘条件下主要以原生动物和轮虫幼虫为开口饵料并以此度过混合营养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