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私经济体制转型下的苏南民族乐器作坊研究——以苏州“新华乐器作坊”为例
【6h】

公私经济体制转型下的苏南民族乐器作坊研究——以苏州“新华乐器作坊”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 与本文相关的研究背景

(二)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

一、苏南民族乐器制造业发展历程

(一)苏南民族乐器产业发展历程概述

(二)苏南民族乐器制造行业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状况

二、公私经济体制转型下的苏南民族乐器制造业

(一)有关经济学的几个概念阐释

(二)苏南民族乐器作坊运营机制特点

(三)本章小结

三 公私经济体制下民族乐器生产与我国的音乐事业

(一)公私经济体制转换视角下的民族乐器生产

(二)新华乐器坊中的乐器改革

(三)“能卖掉”前提下的乐器改革

(四)影响乐坊中乐器改革的因素

(五)商品流通下的民族乐器改革对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的江南地区,无论于历史或当下,都是我国民族乐器制造行业的重镇。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苏南(含上海)地区的民族乐器制造行业内部进行了相应的改制,例如原有的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成为有限责任公司。
  针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民族乐器生产,笔者选取了位于苏州的一个具有典型时代背景意义的“新华乐器作坊”进行了相关音乐人类学方面考察,并从文章取域的经济学视角方面,对作坊内的运营问题给予了人文方面的阐释。
  当前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事业,就笔者关注的民族乐器制造行业,正经历着新形势下的体制改革。其行业发展中所产生的经济学与音乐学间的相关问题,是笔者文章将要梳理、与研讨的主要方面。笔者试图阐释作为谋生性职业的背景下,私营乐器作坊中乐器生产方面的人类学意义。并以此为论文研究视角,探讨新华乐器坊中发生的一系列生产、运营方面行为,并分析了商品经济、谋生、行业、民族音乐事业之间的复杂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