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动物意象探析
【6h】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动物意象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意象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范围

第一章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动物意象的文献辑录

第二章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鱼意象

第一节 鱼隐喻情偶

第二节 与鱼有关的活动

第三章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鸟意象

第一节 黄鹞子、白鹄、乌在生物学上的所指

第二节 鸟双飞、单飞的隐喻

第三节 鸟双关人物

第四节 鸟参与创设情景

第四章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兽、虫意象

第一节 兽意象

第二节 虫意象

结语

一、双关的魔力

二、为何钟情于隐喻

三、“鸟兽虫鱼”的“萎缩与衰退”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动物意象,这些动物意象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作品分析入手,结合民俗、考古、生物科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研究成果,挖掘具体动物意象背后的文化意义,从而尝试性地解读“真正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说明本题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围,界定“意象”的概念。第二部分:遵循郑振铎先生对俗文学的界定,并根据中西方文论中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列表统计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含有动物意象的诗句;考察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鱼意象的隐喻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吃鱼、钓鱼、鱼戏、鱼祭、鱼书等,与鱼有关的生产、生活活动所包含的意义;鸟是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动物意象。本章从四个方面研究了鸟之意象:辨析了几个具体的鸟名;在了解鸟意象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鸟之单飞、双飞的隐喻;列举诗歌中鸟双关人物的现象,从而思考双关富有魅力的原因;鸟意象在诗歌意境营造上发挥的巨大作用;论述了虫、兽意象的文化意义,并按照动物的自然类别,分析了蚕、蟋蟀、牛、羊等意象的内涵。第三部分:结语。通过分析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动物意象的内涵,笔者尝试着总结了这些意象所反映出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的特点。首先,很多动物以双关语的形式出现,它们对于接受者来说是有魔力的。其次,先民们喜欢使用隐喻有其复杂原因。再次,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动物意象的数量,较《诗经·国风》有所减少,是因为文明的进步使人对自然逐渐地陌生了。最后,动物意象的内涵是人类在思维过程中赋予的,这种意象在作品中的大量运用,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理念的某些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