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游地府故事研究
【6h】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游地府故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游地府故事兴起的土壤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游地府故事溯源

一、灵魂不死的原始信仰

二、“鬼”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游地府故事产生的土壤

一、巫术与神仙道教的注入

二、佛教渗透

三、史传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游地府故事内容剖析

第一节 泰山治鬼的传说与地府观念

一、泰山治鬼的传说

二、地府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地府的组织机构

一、泰山府君及阎罗王

二、地府冥使

第三节 游地府故事的分析

一、以复生故事为基础

二、以冥诉审判为手段

三 、以劝诫教化为目的

第三章 游地府故事的文化蕴含及叙事语言特点

第一节 游地府故事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现实写照

二、不朽的生命主题

第二节 游地府故事的叙事语言特色

一、叙事特征

二、语言艺术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游地府故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游地府故事对唐代志怪小说的影响

一、唐代游地府故事的昌盛

二、唐太宗游地府故事的流传

第二节 游地府故事对宋元地府故事的影响

一、以《夷坚志》为例的游地府故事

二、游地府故事对元曲、戏剧及其他的影响

第三节 游地府故事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一、神魔小说中游地府的故事

二、明清短篇小说中游地府的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游地府故事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先民们的思维中存在着鬼神信仰、灵魂不死的观念,从而为后世泰山治鬼及地府观念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汉魏时期,战争频繁导致民不聊生,加之道教以及佛教的传播使得当时人们的鬼神思想及地府观念有所变化,以至于志怪小说中游地府故事的思想及意义也有所变化。尤其是佛教影响下,游地府故事基本以因果报应为主题,其思想意义更侧重于教化人们弃恶从善。在志怪小说游地府的故事中,其重要的元素之一便是地府组织机构中形形色色的地府官吏。这些生动而又形象的地府管理者,掌管着人们死后的世界,并与鬼魂们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如同另一个现实的世界。正是因为这些生动形象的存在,才使得游地府故事在经过了千年的洗礼之后依然活跃在志怪小说的舞台上,且千百年来游地府故事都是以复生故事为基础,以冥诉审判为手段,以劝诫教化为目的基本思路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志怪小说中游地府题材的故事清晰地展示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民的生死观、宗教观、鬼神观,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叙事特征采用限制视角与全知视角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游地府故事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有地府故事的可信度。游地府故事通过口语式的语言和文言文结合使得文章十分贴近生活,又十分亲切与自然,使得游地府故事的语言艺术生动且通俗易懂。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游地府题材的故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原型和素材,更为后世游地府故事提供了基本模式即:死亡—灵魂出窍—巡游地府—死而复生。比如唐太宗巡游地府的故事、孙悟空大闹地狱的故事以及《聊斋志异》中家喻户晓的游地府后死而后生的故事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