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佛教身份影响信仰者的情绪体验及心理健康
【6h】

佛教身份影响信仰者的情绪体验及心理健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情绪

2.2情绪社会化

2.3宗教与情绪体验

2.4身份认同的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3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4研究一 身份认同对情绪体验的影响

4.1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研究方法

4.4结果与分析

4.5讨论

5研究二 身份认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5.1研究目的

5.2研究假设

5.3研究方法

5.4结果与分析

5.5讨论

6结论

7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种身份角色,身份角色不仅是类别化个体的依据,也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及行为表现。已有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身份角色对个体认知的影响,比如内群体偏向和外群体偏见。但身份角色对个体情绪的影响较少涉足。尤其对信仰佛教的藏族人而言,在佛教“悲悯、无我”等教义的影响下,佛教信仰者感知自己与感知他人是否存在差异?受佛教教义的影响,佛教信仰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否更高?探清这些问题,对解释身份角色如何影响藏族人的行为习惯、处事方式以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研究共分为两个系列研究。研究1采用实验的方法,选取藏族(佛教信仰者)、汉族(非宗教信仰者)被试各40名,通过让被试想象不同身份的个体遭遇实验图片中的情境,测量被试的主观情绪体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藏族被试,汉族被试对内群的负性信息表现了更消极的情绪体验,即内群体偏向;而藏族被试对外群体的负性信息表现了更消极的情绪体验,则内群体偏向现象发生反转。该研究结果表明,汉族被试和佛教信仰者对内、外群体的情绪体验存在差异。研究2采用调查的方法,选取藏族在校大学生300人,以《状态自评量表》和《多宗教认同量表》为工具对被试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宗教实践与状态自评分数呈显著负相关,该结果提示,宗教信仰和行为对宗教信仰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结合两个系列研究,信仰佛教并参加与之相关的宗教活动,可以使得信仰者心怀慈悲,并获得更为淡泊的处事方式,进而影响其对内、外群体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