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16强台内拧拉技术的应用研究
【6h】

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16强台内拧拉技术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台内拧拉球技术是一项创新的台内球进攻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世界大赛。从应用频次来看,台内拧拉技术基本成熟,但对该技术的使用时机和效果,评价缺乏深入研究,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竞赛是训练的导师,也是训练情况的反映,透过比赛可以窥探出运动员训练的某些特征。缘于此,本文以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16强比赛作为案例,探寻台内拧拉技术应用的规律,进而为乒乓球运动员台内拧拉球技术训练提供一定参考。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16强台内拧拉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16强台内拧拉技术应用490次,占总出现台内球次数的27.5%,平均每局使用6.125次。从1/8比赛到1/1决赛,台内拧拉技术的使用率在逐渐升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术选择有关。
  2.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16强台内拧拉技术的应用时机出现在接发球阶段和相持阶段,其中接发球阶段使用398次(81.2%),相持阶段使用92次(18.8%),说明运动员大都会第一时间选择进攻,力争在前三拍内得分。分别鼓励运动员进攻,同时推动了台内拧拉技术的发展。在接发球阶段,运动员应用台内拧拉技术抢先进攻,主动的调动对方,达到得分获胜的目的。
  3.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16强台内拧拉技术的击球位置以正手位为主(223次),中路击球(124次)和反手位击球(139次)为辅;回球落点以反手位为主(333次),正手位回球(99次)和中路回球(35次)为辅。尽管这一结果印证了现代乒乓球比赛台内进攻无死角的理念,但是台内拧拉技术的应用表现出了正手位击球和回球反手位为主的特征,值得教练员高度重视。
  4.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16强台内拧拉技术应用的整体效果较好,直接得分和获得得分机会共计278次(56.7%),直接失误和回球被攻共计212次(43.3%),表明该项技术的使用对运动员获胜贡献相对较大。技术效益是对运动员技术应用的评估,也是竞技表现的关注点。本届世乒赛台内拧拉球的技术效益,将会对该项技术的使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赛事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探寻对未来训练和竞赛实践的指导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建议青少年运动员提高台内拧拉技术训练的针对性,注重台内拧拉技术应用的时机和回球落点,以便在比赛中获得更高的技术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