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中的介入资源的对比分析
【6h】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中的介入资源的对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Purpose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Engagement System

2.2 Previous Contrastive Studies on News Discourse Analysis on CD and TNYT

2.3 Previous Studies on News Reports of Migrant Worker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An Introduction of the Appraisal Theory

3.2 Engagement System of Appraisal Theory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Methods

4.3 Instruments

4.4 Data Collection

4.5 Major Procedures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1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Study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on News Reports of Migrant Workers in CD and TNYT

5.2 Comparison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on News Reports of Migrant Workers on CD and TNYT

5.3 Analysis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of News Reports of Migrant Workers in CD and TNYT

5.4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6.4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Study

参考文献

Appendix 1 Model Sample from China Daily

Appendix 2 Model Sample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致谢

展开▼

摘要

评价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被受重视,评价理论有三个分支: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介入系统被用作调整和协商作者与读者的工具。现如今,介入资源出现在各种语篇中,比如,学术语篇和社会语篇。使用介入资源可直接体现作者或说话者对于事件的态度,也可作为工具来分析资源因而折射出的作者对事件的态度。
  众所周知,近年来有关农民工的新闻报道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政府和社会大众在密切关注农民工遭遇的同时做出了许多改善措施。论文主要通过分析有关农民工的新闻报道来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农民工处境改善幅度小的原因。论文主要以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作为理论框架,来对分别选自2012—2016《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的30篇新闻报道作对比分析。首先,为了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的介入资源是如何分布的?(2)《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运用介入系统描述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时是否存在异同?如果是,分别是什么?(3)《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中反映哪种不同的意识形态?
  论文将30篇新闻报道中的所有介入资源标注出,然后分别建立两个语料库,利用统计软件UAM Corpus Tool3,和定量研究方法,对两个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介入资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的分布情况。然后使用方差分析法,得出在使用介入资源报道农民工时《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异同。最后用定性分析法,具体分析两份报纸中的介入资源使用情况,得出两份报纸在报道有关农民工新闻时异同的原因。根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
  首先两份报纸中都使用了介入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资源,并且各个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其次,在两份报纸中,扩展资源都多于压缩资源。在扩展系统,归属资源的数量多于包容资源,承认资源又远远超过疏远资源。在压缩系统中,否认资源高于公告资源。两份报纸在使用疏远资源报道关于农民工新闻是具有相似性。这说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报道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时,都比较客观。然而,《纽约时报》中的总的介入资源要多于《中国日报》。扩展资源在《中国日报》中要比《纽约时报》中所占比例多。在压缩系统中,否认和公告资源在《中国日报》中要少于《纽约时报》。否定资源,反预期资源,赞同资源和宣布资源在《纽约时报》中所占比例都要高于《中国日报》。然而认可资源《中国日报》稍微居多。表明《纽约时报》在报道农民工的新闻时比《中国日报》更加主观。《纽约时报》中反对资源试图连接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让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最后这些介入资源的不同分布和使用的比例说明了中美在政治文化、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主要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防止矛盾的发生。而美国受清教运动和个人主义影响,追求自力更生,自我完善,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进步和个人成功的力量。个人主义意味着自由,对差异的追求。
  论文主要利用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系统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并就介入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在两份报纸中的资源分布情况做了详细陈述。基于数据分析,得出两份报纸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做了详细的阐明。最后,论文有助于读者获取有更多有关介入系统的信息,同时对农民工如何维护切身利益也将有所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