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
【6h】

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创新

1.2.1 研究思路

1.2.2 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及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剩余劳动力

2.1.3 刘易斯转折点

2.2 基本理论

2.2.1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

2.2.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2.2.3 托达罗模型

2.2.4 其他理论

2.3 研究现状

2.3.1 支持刘易斯转折点来临的观点

2.3.2 反对刘易斯转折点来临的观点

第三章 刘易斯模型改造

3.1 农民工的现状

3.1.1 实际工资水平低

3.1.2 农民工属于“无限劳动力供给”

3.1.3 农民工就业难

3.2 刘易斯模型的改造

3.2.1 模型缺陷

3.2.2 模型改造

3.2.3 分析结论

3.2.4 模型改造的意义

第四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

4.1 常用估算方法

4.2 本文方法

4.2.1 基本思路和方法

4.2.2 具体估算过程

4.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预测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深化制度改革,破除制度瓶颈

5.2.2 实现劳动力市场从分割到一体化的转化

5.2.3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5.2.4 努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民工荒在我国用工市场频繁发生,同时农民工的工资也相应上涨,理论界和学术界针对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情况展开讨论,对我国是否面临刘易斯转折点提出了不同观点。本文以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对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了符合我国实际的改造,不仅解释了民工荒现象,也同时解释了民工潮和民工就业难等现象,结论认为刘易斯转折点远远没有到来,当前应当努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永久性转移。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概念、理论和文献综述,对农民工、剩余劳动力和刘易斯转折点等概念予以厘清,回顾国外经典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总结了国内对于刘易斯转折点的研究现状和争论所在;第三部分为刘易斯模型的改造,在分析了农民工“过渡性”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农民工本质上属于剩余劳动力不完全转移,然后否定了刘易斯关于“农业部门维持农民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既定”的假设,从而对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了改造。改造之后的刘易斯模型同时解释了民工潮和民工荒,并指出了农民工可能会出现返乡回流和城市待业等现象,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仍然很充足,刘易斯转折点尚未到来;第四部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将城镇中未登记的失业者和不稳定的就业者都归入剩余劳动力数量中。估算得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仍然很大,且就地转移能力有限,跨地区转移的务工人员得不到彻底转移,导致我国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减少的趋势;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针对如何实现劳动力的永久性转移或说如何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本文从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人力资本投资和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等方面提出四条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