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迁兰企业研究
【6h】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迁兰企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五十年代的上海与兰州

2.1 建国初上海的发展战略

2.2 兰州与“一五计划”

2.2.1 三年恢复时期的兰州

2.2.2 “一五”计划在兰州

2.3 兰州的基本建设情况

2.3.1 基础设施建设

2.3.2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4 上海兰州互派访问团

第三章 上海迁兰企业的发展历程

3.1 迁厂工作

3.1.1 迁厂的宣传

3.1.2 迂移规模

3.2 代表性企业选介

3.2.1 信大祥绸布商店

3.2.2 美高皮鞋厂

3.2.3 兰州佛慈制药厂

第四章 上海迁兰企业对兰州城市化及工业化影响评价

4.1 上海迁兰企业与兰州城市化发展

4.1.1 城市基础建设

4.1.2 轻工业

4.1.3 服装业

4.1.4 饮食、服务业

4.2 上海迂兰企业对兰州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影响

4.3 体制变迁中企业发展的理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国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方针。
  西北地区由于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深居祖国内陆等特点,成为一五时期重点建设地区。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中,西北地区分布有33项,占全部项目的22%。其中在兰州兴建项目8项,兰州被确立为以能源、原材料为中心的八大重工业区之一,工业规模迅速发展扩大,整个城市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由于历史原因,兰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工商业的情况很不发达,与规模化发展的工业很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工业和轻工业不均衡发展的状况,轻工业生产的产品很难满足重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急需一批轻工企业、商业服务业的投入。
  解放后的上海,由于外部封锁和国内消费的变化,工商行业一度处于低潮,企业的资金、人员需要寻找新的投资环境。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工商业的发展出现新过剩的状况。加之,一五期间国家的发展战略将上海置于为全国协作生产和提供配套设备,并未安排重工业建设。上海的轻工业及工商业也需要向外转移,需求新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了紧缩上海城市规模的战略决策,采取企业内迁和劳动力调配办法,组织动员一批上海企业、私方人员支持西北的工业建设。这样,一批上海企业分批迁往兰州。
  上海迁兰企业为兰州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充实了兰州轻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兰州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工业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建设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为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兰州的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上海企业迁兰后历经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与发展,有些企业锐意进取,终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创新改革、毅然矗立,也有些企业在技术及市场的冲击下走向末路、难以为继。本文将通过对典型企业的发展归纳,期冀在经济发展及战略平衡的国家视野的场域下,探寻西北内陆城市发展及企业创新的特殊路径,从而为今天走科学发展之路,振兴甘肃经济提供一定的经验及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