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若干问题研究——以刘某诉永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
【6h】

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若干问题研究——以刘某诉永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第一节 基本案情

第二节 裁决结果及理由

一、原审裁决结果及理由

二、检察院抗诉意见及再审裁决

第三节 本案的争议焦点

第二章 案件涉及的实体法律问题

第一节 伪卡交易及其法律效力

一、伪卡交易的概念和特征

二、伪卡交易的法律效力

第二节 银行卡盗刷纠纷的责任主体

一、银行卡交易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侵权之诉与违约之诉的责任主体

第三节 归责原则

一、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与合同违约归责原则

二、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第三章 案件涉及的程序法律问题

第一节 案件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一、 伪卡交易的举证责任

二、密码泄漏的举证责任

第二节 刑民交叉问题

一、刑民交叉的含义和立法现状

二、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模式

三、本文观点

第四章 对本案争议焦点的评析

第一节 对实体争议焦点的评析

一、关于伪卡交易

二、关于责任主体

三、关于归责原则

第二节 对程序争议焦点的评析

一、关于密码举证责任

二、关于民刑关系

结语

一、本案存在的现实法律风险和价值取向

二、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处理原则的思考与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自1985年发行第一张银行卡至今已30余年,这期间银行卡及其相关业务增长迅速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当下,银行卡已参与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大众使用最为广泛的支付结算工具。银行卡的推广和使用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与此同时,银行卡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涉及银行卡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多,伪卡盗刷盗取的案件层出不穷,给发卡行和银行卡用户带来了极大困扰。由于此类案件不但涉及刑事犯罪,还往往引发储户和银行之间的民事纠纷,因此,人民法院受理银行卡民事纠纷类案件也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而持续攀升。然而,由于我国银行卡专门立法的空白,且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司法解释,加上银行卡纠纷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问题突出,有损司法权威。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一起典型的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对银行卡民事纠纷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引发的思考。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基本案情及案件的审理经过和裁判结果,同时归纳出案件的争议焦点;第二部分,对案件的争议焦点进行展开,此部分主要论述本案件案涉及的实体法律问题,包括伪卡交易的效力、民事责任主体以及归责原则的适用;第三部分是案件涉及的程序法律问题,包括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刑民关系;第四部分是笔者对本案的分析,也同样分为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对理论和实务界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剖析,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文章的结语部分是案件引发的思考,提出本案存在客观事实不清的道德风险,以及保护持卡人利益和发卡行利益的不同价值取向选择问题。最后,从完善立法、加快银行卡安全建设、加大银行卡犯罪打击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