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货币政策双重不对称效应研究
【6h】

我国货币政策双重不对称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在货币信用领域内所采取的各种调节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效应既体现为同一地区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同,也体现为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力度、时滞和持续时间的差异。这种双重不对称性与不同区域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状况息息相关。经济体内经济金融的同质性,是货币政策得以顺利传导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个经济体内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经济周期存在不一致性,就可能引起统一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差异,即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效应。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元区和美国,但我国同样是一个拥有多样化区域特征的国家,如何制定和执行最优的货币政策,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别对我国扩张与紧缩货币政策时期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发现: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中西部地区的效应更明显,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的影响更突出。这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效应,而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近20年来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因此,中央银行应该采取适当的差别货币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