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按摩干预单纯性肥胖大鼠能量代谢平衡紊乱的机制研究
【6h】

按摩干预单纯性肥胖大鼠能量代谢平衡紊乱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动物饲料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研究方法

2.1 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建立

2.2 实验动物分组

2.3 按摩治疗

2.4 样本采集与处理

2.5 指标观察与检测

2.6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重变化

3.3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体长及Lee`s指数

3.4 各组大鼠按摩治疗后脂肪湿重及体脂率

3.5 各组大鼠血糖、血脂指标表达情况

3.6 血清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水平

3.7 下丘脑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水平

3.8 脂肪组织AMPK mRNA表达水平及AMPK蛋白表达水平

3.9 下丘脑AMPK mRNA表达水平及AMPK蛋白表达水平

4.讨论

4.1 目前对单纯性肥胖发病机制的认识及肥胖模型评价

4.2 AMPK信号通路是调控机体能量代谢平衡的核心环节

4.3 力学刺激是按摩手法最基本的作用因素

4.4 按摩干预单纯性肥胖大鼠能量代谢平衡紊乱的机制探讨

5.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表

附录二 综述

致谢

附录四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按摩治疗单纯性肥胖大鼠,以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为研究主线,探讨按摩干预单纯性肥胖大鼠能量代谢平衡紊乱的机制。进一步揭示按摩力学刺激防治肥胖的医学原理,补充和完善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机制的基础研究。
  方法:
  雄性SD大鼠共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10只)、高脂饮食组(50只)。普通饮食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连续喂养9周后,将高脂饮食组中体重大于普通饮食组体重120%者定为肥胖大鼠。普通饮食组入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饮食组中满足肥胖条件的大鼠随机分配入模型对照组(8组)、按摩治疗组(8只)、抑制剂组(8只)。从造模成功后的第一天起,对按摩治疗组大鼠进行按摩治疗,共治疗2周,每天1次,每次10分钟,治疗部位集中在腹部、侧腹部、腹股沟处;对抑制剂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AMPK抑制剂(compound C)进行干预,共2周;其余两组不做处理。各组大鼠每天称重1次,并对大鼠饮水量、摄食量等一般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治疗2周后,测量各组大鼠体长,计算Lee's指数;于第15天处死大鼠,取大鼠肾周、睾周和腰周部位脂肪并称重,计算体脂率;采血、分离血清,断头取脑,分离下丘脑;检测大鼠血糖血脂,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下丘脑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水平,运用逆转录PCR方法测定下丘脑与脂肪组织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基因表达水平(AMPK mRNA),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方法检测下丘脑与脂肪组织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动物模型情况:①连续喂养9周,高脂饮食组中共有40只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120%,差异明显(p<0.05),造模成功。②模型对照组大鼠Lee's指数、脂肪湿重、体脂率以及血甘油三酯均超过正常对照组(p<0.05)。③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瘦素及血清瘦素受体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多(p<0.05)。④模型对照组大鼠脂肪组织及下丘脑AMPKα1、α2 mRN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下调明显(p<0.05)⑤模型对照组大鼠脂肪组织p-AMPKα2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下调(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下丘脑AMPK蛋白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下调(p<0.05)。
  (2)按摩治疗单纯性肥胖结果:治疗后,在体重、Lee's指数、脂肪湿重、体重率、血甘油三酯指标上,按摩治疗组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3)抑制剂干预单纯性预肥胖结果:治疗后,体重、Lee's指数、脂肪湿重、体重率、血甘油三酯指标上,抑制剂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4)按摩治疗单纯性肥胖机制研究结果:按摩治疗组大鼠血清瘦素及血清瘦素受体含量比模型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按摩治疗组大鼠脂肪组织AMPKα2 mRNA表达比模型对照有所上调(p<0.05),但按摩治疗组大鼠下丘脑组织AMPKα2 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单纯性肥胖大鼠经过按摩治疗,在体重、Lee's指数、脂肪湿重、体重率、甘油三酯指标上,按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下调明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机体脂质代谢紊乱,说明按摩治疗肥胖疗效确切。
  (2)通过设置抑制剂组,并与模型组比较,也能达到减肥的效果,说明AMPK信号通路是调控机体能量代谢平衡的核心环节。
  (3)按摩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制可能在于激活外周(脂肪组织)AMPK,开启代谢途径,减缓瘦素抵抗,调整机体能量代谢紊乱,从而到达减肥或控制体重的目的,而主要不是抑制下丘脑AMPK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