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中医院24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6h】

重庆市中医院24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研究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语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表

附录二 综述 NAFLD中医证型特点与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附录三 重庆市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候量化表

致谢

附录五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242例重庆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了解重庆市NAFLD患者发病诱因,总结重庆市NAFL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肝功能、血脂、血糖、彩超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优化重庆市NAFLD的辨证,提出符合重庆市NAFLD的防治措施。
  方法:调查、收集242例重庆市NAFLD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实验室结果、B超和上腹部CT等资料。对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重庆市NAFLD患者普遍规律、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客观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242例病例中,111例为男性患者,131例为女性患者,男女比1∶1.18。本病发病率与年龄相关,41-50岁发病率最高,达38%,50岁以前,发病率逐渐升高。初高中学历最多,均为30.8%。专业技术人员发病率最高。月收入与发病率最密切的是3000-5000元水平。24.8%的人作息不规律。生活忙碌的占17.4%,过于安逸的占10.3%。72.7%的患者缺乏运动。常吃宵夜的占14.9%,不定时进餐的占12.8%。35.6%的患者偏食辛辣。BMI指数超重的有111人,肥胖的有101人,二者共计87.6%。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大症状依次是形体肥胖、倦怠乏力、右胁肋胀闷不适、周身困重、右胁肋痛、胸胁苦满、口粘、头重、腹胀、胃腕胀满。证型分布方面,肝肾阴虚证14人,痰瘀互结证21人,湿浊内停证63人,肝郁脾虚证63人,湿热内蕴证81人,患者性别在中医证型分布上无明显相关性。肝郁脾虚证发病年龄较小,肝肾阴虚证和痰瘀互结证发病年龄较大。各证型的疾病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不同证型之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有差异:湿热蕴结证ALT水平最高;湿热蕴结证和湿浊内停证AST水平较其它证型高;各证型间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没有差异。各证型间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有差异,肝郁脾虚证TC、TG水平较其他证型TC、TG水平低。肝肾阴虚证空腹血糖(FBG)较高。
  结论:NAFLD41-5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不同收入、作息情况、运动、饮食习惯等导致发病率各异。证型分布以湿热蕴结证最多,湿浊内停证和肝郁脾虚证次之,痰瘀互结证和肝肾阴虚证最少。患者性别在中医分型上无明显相关性。肝郁脾虚证发病年龄较小,肝肾阴虚证和痰瘀互结证发病年龄较大。从疾病严重程度来看,肝肾阴虚证和痰瘀互结证最重,其次是湿浊内停证和湿浊内停证,最轻的是肝郁脾虚证。证型和肝功能、血脂血糖方面,湿热蕴结证ALT水平更高,湿热蕴结证和湿浊内停证AST水平更高。肝郁脾虚证TC、TG水平较其他证型TC、TG水平低。肝肾阴虚证FBG升高最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