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立体定向微创技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6h】

立体定向微创技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摘要

附表

声明

综述: 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研究进展

论文投稿确定函

展开▼

摘要

目的: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及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技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选取40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出血量在40-60ml,平均50.15ml)(年龄40~75岁,平均58.23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立体定向微创+神经生长因子组、立体定向微创组、常规药物治疗+神经生长因子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对以上4组共40例患者均在入院时和治疗后第10天进行患侧肢体肌力评估和NIHSS评分并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治疗后6个月再次进行患侧肢体肌力和NIHSS评分评估。
  结果:
  (1)治疗前各组之间神经功能评分及FA值无明显差异性,患肢肌力与患侧FA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患侧CST分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2)治疗后第10天,第1组与第2组患者患侧的CST较治疗前均明显恢复,且此时的FA值、MD值、FDi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以上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第1组高于第2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第3组与第4组治疗前后,以上数据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3)在治疗后6个月从NIHSS评分和肌力改善方面比较,第3组和第4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第1组和第2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与其他组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利用3.0T超高场磁共振扫描仪的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测算的患侧皮质脊髓束的分级、FA值、MD值和FDi值均能准确、直观地反映神经功能及肢体肌力的损伤及恢复的情况。
  (2)基底节区中等量出血,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的效果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立体定向微创技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的疗效显著,对神经纤维束的重塑及远期预后方面均优于单纯行微创术清除血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