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框架的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
【6h】

基于框架的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神经功能评分的对比

2.2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2.3.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对比

3.讨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方法及进展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基于框架的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对临床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间入住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4例,出血量为20-40ml间,平均28.77±5.25ml,出血部位均位于大脑基底节区,根据患者本人及患者家属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分为微创治疗组(简称微创组)34例和药物治疗组(简称药物组)30例,微创组与药物组在年龄、性别、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等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微创组在发病后48小时内还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分别在治疗后第1周,第1月、第3月,第6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以及巴氏指数评定表(Barthel Index)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患者入院期间各种并发症发病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结果:微创治疗组在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Barthel Index在第1周时与药物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余时间点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微创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平均住院费用与药物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基于框架的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显著降低患者NIHSS神经功能评分从而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提高生活能力;2.基于框架的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可显著降低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从而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