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委婉语和恶化语探析
【6h】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委婉语和恶化语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Preliminary Remarks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f Euphemism

2.2 Previous Studies of Dysphemism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Prototype Theory

3.1 Category and Categorization

3.2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ization

3.3 Prototype Theory

3.4 Prototype Theory and Euphemism-Dysphemism Continuum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type Theory in Analyzing Euphemism and Dysphemism

4.1 Euphemism

4.2 Dysphemism

4.3 Dysphemistic Euphemism and Euphemistic Dysphemism

4.4 Specific Examples of Euphemism-Dysphemism Continuum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Continuum in Non-Verbal Euphemism and Non-verbal Dysphemism

5.1 Non-Verbal Euphemism

5.2 Non-Verbal Dysphemism

5.3 The Continuum in Non-Verbal Euphemism and Non-Verbal Dysphemism

5.4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Curriculum Vitae

展开▼

摘要

传统意义上讲,委婉语是一种典型的修辞手法。然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思维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家学者已经从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及心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针对委婉语的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温和的、迂回的语言形式来代替原本不宜直言的或者刺耳的语言形式,以便获得委婉的交际效果,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迂回的、间接的表达方式都可以保证人们愉快地交流。在英语中,当人们谈到“死亡”时,经常会使用到kick the bucket。但是,我们很容易地会发现这个短语并不是那么的委婉和好听。如果人们用此短语来描述他人的死亡,可能会表达出一种无礼及蔑视的情感。有些学者,甚至有些权威书籍都将kick the bucket当成是委婉语,然而,另有学者认为根据词语所达到的表达效果,它应该属于恶化语(委婉语的反义词)。严格意义上讲,它既不是纯粹的委婉语也不是纯粹的恶化语,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下,它会带来不同的交际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将这个未知的交际效果称为X。事实上,许多词语及短语都会涉及到这样的争论:所有委婉的表达方式取得的都是纯粹的委婉的交际效果吗?所有的恶化语取得的都是真正恶化的效果吗?委婉语与恶化语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抛开传统的范畴理论,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委婉语及恶化语。
  通过具体的分析说明,本文大致得出以下尝试性的结论。这就是,委婉语和恶化语并不是分别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在充分考虑语境、听话人及说话人的自身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出在委婉语与恶化语之间,二者的界线并不总是清晰的。毫不夸张地说,是有一个委婉语—恶化语连续统的,而这个连续统可以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加以解释。在这个连续统中,存在着四个部分:委婉语,恶化语,恶化委婉语和委婉恶化语。具体地说,为了避免伤害他人,人们更愿意选择委婉的表达方式,但是一些委婉的表达方式并不属于委婉语,我们将其称之为恶化语或恶化委婉语。有时,人们会选用好听的恶化语来达到间接的冒犯或者侮辱他人的目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委婉恶化语。本文提供了大量恶化委婉语及委婉恶化语的例证。此外,这个连续统并不只是体现在言语委婉和言语恶化中,还体现在非言语层面。正确地运用委婉语及恶化语可以有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对人们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