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司法进程中的革命思维研究
【6h】

当代中国司法进程中的革命思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革命思维的概述

第一节 革命思维的含义

第二节 革命思维的理论渊源

一、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

二、马列主义学说

三、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革命思维的主要特点

一、以阶级分析为认识方法

二、以“群众运动”为活动方式

三、以完成政治任务为目的

第三章 革命思维在中国司法中的体现

第一节 革命色彩浓厚的法律制度

一、革命性宪法

二、其他的革命性法律

第二节革命思维的司法实践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

二、文革中的专政式的审判

三、公判大会

第四章 革命思维下的司法悲剧——以冤案和“严打”为视点

第一节 冤案知多少

第二节 “严打”政策及带来的冤案

第三节 引发冤案的革命思维因子

一、个体权利难以从“人民利益”中独立出来

二、法律工具主义

三、被误用的群众路线

四、公检法三机关重配合,轻制约

第五章 革命思维的落幕及司法法治思维确立

第一节 革命思维的落幕

第二节 司法法治思维的推进历程

一、1978年前后:司法法制观念的展现

二、1982年以后:司法法治思维的逐步形成

三、1997-1999年:司法法治理念的确立

四、2006-2011年:法治思维下司法改革的推进

五、2012-2014年:司法法治思维的全面推进

第三节 司法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一、以遵守宪法为思维根本

二、以人权思维为核心

三、以法律修辞为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是通过革命斗争方式夺取政权的国家,具有长期的革命传统,革命思维曾经占据主流的思想地位,在建国以后革命思维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深刻影响了我国司法工作方式。在司法场域中,革命思维与法治思维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思维途径。革命思维暴露出了中国司法过程中的诸多非理性,包括理念的和制度的。而司法过程又必须贯彻法治思维所固有的规则性及其内在逻辑。鉴于革命思维正面临的理论困境,本文对革命思维在司法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文主要以四个部分来论述:一、是革命思维的概述。从历史背景出发,着重分析了当代我国革命思维的理论渊源,主要是四个理论渊源:三民主义、马列主义学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试图在连贯的历史中找到这些理论的承接之处,以便理清革命思维形成的脉络。再通过对革命思维的进行较全面的特征分析,希望能够合理解释司法领域中革命思维存在的现象。二、革命思维中的中国司法。这部分主要探究革命思维影响之下中国司法会呈现出怎样的风格。以历史先后顺序对司法适用的法律进行梳理,找出存在革命思维的法律依据、并探讨了革命思维可能导致几种司法实践活动。三、革命思维引发的司法悲剧——以冤案为视点。这个部分是本文论证的特色之处,试图发现当今革命思维与冤案的发生存在的必然联系,将时间定格在特定的严打时期进行考察,以几个比较典型的冤案进行比较彻底的分析。从一些学者已有分析冤案的原因基础上,从他们分析出立法技术原因层面或司法经验原因背后梳理出更为深层次的冤案发生的思维根源,以期能够找到冤案发生的历史的思维逻辑。最后在思维转变上遏制冤案的发生。四、根据十八大确立的法治思维,探究革命思维与法治思维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并梳理了司法法治思维经历的曲折过程,最后总结出革命思维让位于法治思维的三个途径,从宪法思维、人权思维、法律修辞三个方面确立法治思维。

著录项

  • 作者

    张小琴;

  •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侨大学;
  • 学科 理论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方玉;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法律;
  •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司法进程; 革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