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公司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研究
【6h】

中国公司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目标界定

2.2 “信用价差之谜”理论

2.3 文献综述

第3章 公司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3.1 中国公司债市场整体概况

3.2 信用价差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假设

3.3 变量的选择及模型的构建

第4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1 数据的来源与整理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信用价差影响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4.4 不同分位数水平的信用价差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公司债因其低融资成本的优势已经成为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方式,它的风险中性以及收益稳定性备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而信用价差则是公司债的定价基础,能有效的衡量公司债的相对价值和风险收益水平。基于我国公司债发行实情,受其发行时间晚、早期发行数量少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关于公司债信用价差的研究相对较少,信用风险的度量和控制技术相对滞后。因此,在借鉴国外成熟债券市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债市场的特点来研究公司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对公司债的定价以及信用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实际,从“信用价差之谜”出发,以信用价差分解理论为基础,从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市场风险四方面来研究公司债券信用价差。通过层层筛选,最终从沪深交易所选取91支样本公司债券,截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36个月度交易数据。在实证分析部分,为了研究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市场风险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影响,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经过两个步骤的模型筛选,最终选定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分析。同时对样本数据从行业、期限和信用等级三个维度进行分组来研究各因素对信用价差的影响程度。在对样本进行整体和分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后,利用固定效应变换法对各因素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从各个分位点上更为细致深入的分析各因素对信用价差的影响过程。
  由实证分析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1)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假设H1、2H、H4、H5、H6、H7、H8均得到了实证数据结果支持,其中假设H2中杠杆比率与信用价差显著负相关,这与Merton模型预期不一样。假设H3中流动性指标换手率和零交易天数比率与信用价差显著正相关,这与预期假设相反,而非流动性指标 Amihud与信用价差相关性不显著。(2)在样本分组回归结果中发现,不同行业、不同期限和不同信用等级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有差异。(3)在分位数回归分析中,发现有些因素在整体回归中与信用价差显著相关,但在分位数回归中这些因素并非在所有分位点上都与价差相关性显著。同时除无风险利率和杠杆比率外,其他变量与信用价差之间的关系与整体回归模型中一致,说明这些变量对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影响是稳健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