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壁运动
【6h】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壁运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声明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速度向量成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

摘要

目的:利用速度向量成像揭示正常左室壁节段运动和扭转运动规律,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和整体功能以及介入治疗后的变化。
   资料与方法:选择36例正常成人和2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VVI成像模式下采集标准经胸心尖四腔观、二腔观、长轴观和胸骨旁二尖瓣尖、乳头肌、心尖水平的左室短轴二维动态图像。所有冠心病患者分别于PCI治疗前1天、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采集心脏超声图像。应用VV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获取左室壁18个节段心肌的收缩期纵向、径向运动速度、位移、应变、应变率、圆周应变和应变率以及节段射血分数等局部运动信息,以及左室旋转运动的心底、心尖旋转角度、旋转速率,计算左室扭转角度和扭矩等整体运动信息。
   结果:(1)距常人左室壁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①纵向运动以基底段最强,径向运动以中间段最强,圆周运动则以心尖段最强。左室游离壁纵向、径向和圆周ε、SRs均低于室间隔。②收缩期左室心底部顺时针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整体逆时针扭转。Ptw、Ptor与年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53。老年组ROTap、Vs-ROTap和Ptw明显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青年组和老年组的ROTap大于ROTmv。(2)冠脉狭窄≥50%时对应心肌多数运动指标表现为明显减低;纵向心肌运动指标能更早地显示所供血冠脉发生狭窄。随冠脉狭窄程度加重,缺血心肌ε-L、SRs-L出现明显减低后回升再降低的双向性变化。(3)PCI治疗后,3级组心肌局部收缩功能逐渐改善;4级组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短期内改善,之后又出现减弱;0级组、1级组和2级组心肌局部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4)心梗组LVEF和Ptor均低于正常人和未发生心梗组。Ptor较Ptw更能体现心肌梗死病人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真实状态。冠脉再通后心梗组和未发生心梗组ROTap、Vs-ROTap、Ptw和Ptor的变化表现相反:前者呈术后1周或1个月内增高,术后3个月降低的趋势;后者呈术后1周降低,术后1个月、3个月又逐渐增高的趋势。
   结论:VVI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心肌纵向、径向及圆周方向的室壁运动和左室扭转运动,可全面、立体、客观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和整体功能异常以及PCI术后心肌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PCI术后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