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医疗单位为主体的可持续性防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6h】

以医疗单位为主体的可持续性防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 述:我国白内障防盲的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数量、高质量、低耗、高效、与政府及社会团体联动”的防盲治盲模式。
   方法:我院发挥医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于2006年成立防盲治盲办公室,整合和协调各种防盲资源,形成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基层乡镇防盲网络、社会筹资系统、培训推广基地的建立、医院技术和手术实施为一体的防盲治盲新模式。我院规范一整套医疗支撑体系,制定系列工作控制标准,建立骨干医疗机构和防盲普查服务车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医疗服务模式,建立长效病员筛查机制,定期组织医疗队下乡进行筛查,将免费的健康宣教和医疗康复服务带到农村贫困人口的家门口的同时,让病员在医院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保证免费复明手术的高质量。嘱术后定期随访,对白内障患病率和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抽样调查进行视力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防盲项目逐步开展和完善,我院扶贫白内障项目从2006年7月到2009年8月,共组织医护人员下乡开展白内障筛查201批次,普查覆盖了全市200多个乡镇,共筛查23020人,符合手术条件的白内障患者6869例,已成功实施免费白内障小切口手术5011例。白内障患病率随增龄而增高,女性患病率合计高于男性,但经过卡方检验后显示无统计学意义。抽样调查显示脱盲率99.2%,脱残率95.0%,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良好,影响老年人视力及视觉质量的眼疾,主要有白内障,翼状胬肉,屈光不正,其余为角膜病变,眼底病变,青光眼,斜弱视,葡萄膜炎和眼肿瘤及眼眶病。结论:发挥医院医疗主体作用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数量、高质量、低耗、高效、与政府及社会团体联动”的防盲治盲模式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可推广性。

著录项

  • 作者

    涂昌森;

  •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学科 临床医学(眼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国兴;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181.32;R77-32;
  • 关键词

    防盲模式;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