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质培训
【6h】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质培训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详细文摘

英文详细文摘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Social Background of Our Research

1.2 Overview of the Problem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cientific Relevance for Social Construcfivism

2.2 Relevance for CSCL

2.3 Relevance for Teacher Training

2.4 Relevanc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2.5 Relevance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and Social Context

3.1 Defining Some Theoretical Term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Research

3.2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3.3 Appropriate Pedagogy in an Appropriate Social Context

3.4 Critical Components of an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To Use CMC as a Communication Medium

4.2 To Set up Initial Conditions

4. 3 To Monitor and Regulate the Interactions

4.4 The Curriculum Plan of the Training Project

4.5 A Mix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Chapter Five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ces

Acknowledgements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关于“信息素质”的研究最早也起源于美国。美国信息素质主席委员会于1989年发表的年度报告。这份报告中有关“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人的生存能力之’的重要论断强调了信息素质对于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它作为第一份论述信息素质的纲钡性文件在全球迅速引起轰动.掀起了各国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热潮。信息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各类人员应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应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标准委员会.根据多年来美国高校开展的项目,于1999年2月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标准。该标准共有五条,包含二十一个成绩指标。标准一: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能明确所需信息的类型和范围;标准二: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评估所需信息;标准三: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能批判性地评估信息和它的来源,并将精选的信息纳入到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价值系统中去;标准四: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无论是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小组的成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项特定的研究任务;标准五: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懂得许多有关信息利用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能够合乎伦理道德地,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这五项具体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不仅为促进中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本文的实验项目指出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同时为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借助电脑辅助合作学习(CSCL)平台,利用信息交流技术渗入式策略(ICT-integration Strategy)对四十位高校英语(EFL)教师进行为期五周的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培训,培训的目的在于对在特定学习环境下和使用创新培训方法的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质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全文将围绕与主题息息相关的几个问题展开论述:㈠电脑辅助合作学习(CSCL)环境如何影响受训教师的信息素质能力?㈡以电脑为媒介的交流(CMC)工具之一(电脑会议)Computer Conference如何促进受训教师的在线讨论?㈢实验设计环节中的其他因素如信息交流技术渗入式策略(ICT-integrationstrategy)、指定问题设置 (PBL-based case)以及课程同行指导者(peerinstruction)如何影响培训效果?㈣本研究所设计的培训课程模式对信息素质教育有何实用性意义?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研究问题的社会背景。本章首先介绍了信息交流技术(ICT)的软,硬件资源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并由此引出一个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即过多的ICT投资都放在了硬件建设上,而相对忽略了软件资源的开发和教师培训上。接着就教师的ICT教育现状延伸调查,指出中国当前大部分教师,其中包括(EFL)英语教师的信息素质的相关培训未能有效提高其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历史成因在于教师们对于信息素质这一理念的理解认识存在偏差。换言之,只有ICT的应用融入对于信息素质理念的培养中,而不是简单的把它当作另一项教学工具来教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在校教师应用信息交流技术的能力,避免流于形式,同时认识到信息素质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二章紧扣前一章提出的教师信息素质培训设想——融入ICT于信息素质理念的培养模式提供详实的文学回顾。本章指出本文所采用的培训项目的总体设计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倡的社会互动环境下的独立学习相呼应。而电脑辅助合作学习(CSCL)在信息素质培训里的较少应用也促成了这项研究的动机之一。 第三章为即将在第四章里讨论的实验方法论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理论背景。首先界定了培训项目的两个相关术语:㈠培训主题:信息素质区别于电脑素质和信息能力素质的根本在于前者拓宽了后两者局限于“技术”能力的界定,特指在社会、文化甚至哲学范畴下获取信息并思考分析信息的“智力”能力。而这一素质也赋予了如今身处信息社会大环境下的受教育者的身份提出了要求…做信息社会的主动构建者和有效的信息消费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㈡培训环境:电脑辅助合作学习(CSCL)不仅为受训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为受训教师和同行课程指导者架购了天然的合作桥梁,为最终解决共同的实验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第四章基于对培训主题以及培训环境的规范,全面阐述了教师信息素质培训的设计及安排。首先,四十名英语教师分成五个实验小组,每组八名,每周对课程指导者指定的一个与信息素质教育或实际教学相关话题进行检索,评估并选用信息以便完成随后的评判、讨论及陈述活动。其中,教师将利用ICT的多种工具,如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软件进行信息检索、电脑网络会议(CC)和电子邮件(E-Mail)进行讨论及沟通、陈述环节中所使用的幻灯片(POWERPOINT)等来完成实验内容;其次,为了更好地衡量培训结果,研究者采用定量与定质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一方面借助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五项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为蓝本细化为问卷调查表在培训前及培训后对受训教师的信息素质进行数值化平均程度对比;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课程的详细设计和安排,融合培训前、中、后期的电脑网络会议(CC)的短信讨论记录和教师们每周一篇的陈述报告,结合深度访谈的交流记录的多次整理开展实验效果分析。从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四十位英语教师的信息素质整体平均水平提高了21%。同时,通过培训过程中与四十位受训教师两次和同行指导者的一次访谈中得出以下结论:受训教师对此次培训课程的内容及形式感到满意并声称收益非浅。在信息选择与评估方面,他们不仅对信息及信息的来源做到批判性地评估,能鉴别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潜在的信息来源,考虑所需信息的范围;在信息检索和利用方面,能够构思和实施检索策略,利用各种方法检索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并不断完善检索策略;在信息评估和利用方面,能够将精选的信息纳入到自身的知识系统中去,将新的和先前的信息应用到一项特殊的计划或要完成的项目的设计和创造中去;在信息道德方面,能遵守关于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的法律、规定、政策以及礼节。 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肯定了本文开展的实验研究所要依据的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标准委员会信息素质标准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其次展望性地提出这些标准不仅为教师、信息专家计算机专家以及其它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有关人员提供了评估和考核的依据。目前我国还投有制定任何一个相关的信息素质标准,因此对该标准的研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最后,重申了信息素质的内容和重要性。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方面的素养。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培养科研素质的基础和学习、择业的导航员以及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质为中国高校教育发展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早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AIIL)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ikowsikl)在向美国全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NCLIS)提交的一份议案中,首先使用了“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他指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是那些经过训练掌握了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到了80年,由于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素质的内涵。如今,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赋予了信息素质全新的概念。传统的图书馆书目知识以及以强调技术因素为主要特征计算机素质的概念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信息素质的人,不仅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的信息。从根本上讲,这些人知道如何进行学习,他们知道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如何去寻找信息以及如何利用信息。 本文借助电脑辅助合作学习(CSCL)平台,利用信息交流技术渗入式策略(ICT-integration Strategy)对四十位高校(EFL)英语教师进行为期五周的信息素质培训,旨在通过此项在特定环境下,应用创新培训方法的实验项目对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质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每周,由八名教师组成的五个实验小组在课程同行指导者(Peer Instructor)的引导下,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话题进行检索,评估以及使用信息以便完成培训课程所要求的陈述,批判及讨论活动。为了更好地衡量培训结果,研究者采用定量与定质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手段:一方面借助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标准委员会制定的高等教育五项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为蓝本细化为问卷调查表在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数值化平均程度对比。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课程的详细设计和安排,融合培训前、中、后期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s)的模式开展意见收集、分析和整理。培训结果显示四十位英语教师的信息素质整体平均水平提高了21%。然而,英语教师在陈述,批判及讨论活动中没有明显的能力提高表现。本文不仅为衡量信息素质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方法,而且也为将来的信息素质培训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在文中,研究者还指出终身学习的教育文化氛围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影响,也对未来研究的取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