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考历史命题的衍变及发展趋势
【6h】

高考历史命题的衍变及发展趋势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高考命题的指导理论—现代教育测量学

一、现代教育测量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简介

二、经典测量理论

三、教育测量题目类型和基本要求

1、客观性题目

2、主观性题目

3、题目编制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命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原则

二、命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原则

三、命题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原则

四、命题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原则

第三章 历史教育目标及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

一、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的历史教育目标与“双基观”

二、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的历史教育目标与“智能观”

三、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的历史教育目标与“素质观”

四、本世纪初的历史教育目标与“新课程观”

第四章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类型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三、材料解析题

四、问答题

五、其它题型

第五章 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

一、高考历史命题趋向“稳定”状态

二、高考历史命题更具“科学”特色

三、高考历史命题体现“综合”能力

四、高考历史命题呈现“时代”特征

五、高考历史命题的凸显“自主”精神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测量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正确地、可靠地测量各学科学成绩的一门科学。它是教育工作必须掌握的教育科学基础知识之一。教学评价是教学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试和评估是检查历史教学质量的基本形式,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缺少的环节,对推进历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学评价重要一环的考试如何才能具有较高的信度(可靠性)和效度(有效性),直接受到考试内容和命题技术的制约,而作为几十年来最受关注和争议的高考,“随着现代考试理论的应用和考试改革的深入,命题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并且日益对常规的学校教学评价和考试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命题在教学目标、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命题技巧、评分标准和质量评估等方面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并逐步朝着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方面发展,本文尝试着对这一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并对高考命题趋势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希望对处于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中的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