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我身份的不断追寻——《金色的耶路撒冷》的主题分析
【6h】

自我身份的不断追寻——《金色的耶路撒冷》的主题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Casting off Original Identity

1.1 Identity in Real World

1.2 Refusal of Reconsiliation

1.3 Essence of Her Decision

Chapter Two:Access to Ideal Identity

2.1 Identity in Ideal World

2.2 Endeavors to Obtaln New Identity

2.3 Consequence of Her Choice

Chapter Three:Loss of Genuine Identity

3.1 Drabble as a Cautious Feminist

3.2 Two generations'Effort for Self-identity

3.3 Search for Integrated Self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是二十世纪中期一位杰出的英国女作家,她的小说《金色的耶路撒冷》(1967)曾获得布莱克纪念奖。这是德拉布尔作品的一个转折点,是连结她前后作品的关键。本文试图从道德性和女性主义两个角度对《金色的耶路撒冷》进行全新解读。本文首先分析了女主人公克拉拉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指出在冷漠压抑的环境下,克拉拉的自我身份是一个孤独无助的女儿、一位倍受压抑的女性。她拒绝和过去和解,决心完全抛弃旧日生活。她的决定,对她本人、以及对德拉布尔而言,都是一种逃避。本文接着分析了克拉拉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生活时的抉择。通过结识德纳姆一家,克拉拉找到了理想世界和理想自我。她重新确立了自我身份:一个倍受宠爱的女儿;一名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女性。她选择抛弃过去,建立全新自我。由于深受里维斯的影响,以及清教徒式的宗教思想的熏陶,德拉布尔十分注重小说的道德性;此外,小说中的大量象征,都暗示了克拉拉的抉择是以道德为代价的。然后,本文进一步分析,明确指出克拉拉的抉择,表面上赢得了崭新的自我身份,实际上并未获得真正的自我一完整自我。但克拉拉的自我追寻并非全无希望,文中她最终有所顿悟。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德拉布尔的理想是在两性和谐共存的基础上实现女性的独立和平等,从而建立美好和谐的人类社会。不同于旧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她重视传统和道德,追求完整的自我,向往建立男女两性平等共处的和谐社会。因此,在分析评判德拉布尔笔下的女性时,道德性和自我身份确立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