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雷公藤角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6h】

雷公藤角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角斑病是严重影响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尤其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病更重。病菌侵染后雷公藤植株大量叶片提前脱落,出现弱株或死株,使得根、叶产量下降。
   本研究通过分离雷公藤角斑病菌,根据病菌形态特征及致病性试验,参照刘锡琎和郭英兰分类方法,鉴定所分离菌为福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elaeodendri)。进一步扩增此病菌的基因间隔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ITS),测序后于基因数据库(NCBI)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未发现数据库中有福木假尾孢菌ITS序列的报道,但试验菌株与紫丁香中分离的未定种名的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sp.)序列相似性为100%,可初步认为二者是同一种菌;在此基础上,从基因数据库中选取19个相似性高的菌株的ITS序列与试验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试验菌株仅与紫丁香中分离的假尾孢菌聚为一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结果佐证了形态分类学的结论。
   对福木假尾孢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丝日生长速率几乎相同,培养20d后菌落开始老化。菌丝生长适温为27℃~29℃,最适培养基为胡萝卜,pH值为4.5~9均适合,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没影响;供试培养基中燕麦培养基产孢最多,31℃利于产孢,最适产孢pH值为6,暗条件适合产孢;分生孢子在3h开始萌发,芽管平均长度为6.6μm,7h萌发率在90%以上,芽管平均长度为32.5μm。孢子可在其任意位置最先萌发,两端细胞最先萌发的概率为82%左右。孢子萌发可产生1~7个芽管,且萌发时隔膜处会向内缢缩。最适萌发温度为29℃~31℃。最适pH值为3,雷公藤汁液及暗培养条件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同时萌发需要一定的湿度。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雷公藤叶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气孔密度为214.55个·mm-2,人工培养菌落在2d后可产孢,孢子接种雷公藤叶片24h时萌发的芽管通过气孔直接侵入。
   用8种真菌杀菌剂防治雷公藤角斑病,室内孢子毒力试验表明:浓度70mg·L-1嘧霉胺及100mg·L-1的异菌脲、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小于10%。孢子萌发抑制效果以75%百菌清WP最好,EC50=0.49mg·L-1,EC=0.78mg·L-1,其次是25%腐霉利WP,80%代森锰锌WP。以75%百菌清WP及25%腐霉利WP作野外病苗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腐霉利WP500倍的防治效果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