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研究
【6h】

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分析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传单)的临床特征,探讨重症传单与普通传单临床特点的异同,总结重症传单的诊断特点;研究婴幼儿和年长儿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诊治情况。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重症传单病例的临床资料,并与普通传单相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前瞻性方法研究HLH的诊治情况,并对其<2岁和≥2岁年龄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表现和预后进行比较研究。所有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重症传单患者都以持续发热、中重度肝脾肿大为突出表现;咽峡炎、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传单患者(76.5%vs91.2%,41.2%vs 69.9%,p<0.001);皮疹出现率显著高于普通传单患者(35.3%vs 13.3%,p<0.001)。64%的重症传单患者EBV-IgM阳性,嗜异性凝集试验都为阴性。(2)重症传单患者外周血两系或三系减少者明显高于普通传单患者(92.2%vs 9.1%,p<0.001),异形淋巴细胞比例>10%者占47.1%;重症传单患者100%有肝功能损害且显著重于普通传单患者,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增高,并有54%的患者LDH水平超过1000U/L;低蛋白血症(58%)、黄疸(54%)、浆膜腔积液(54.9%)和消化道出血(35.3%)更常见于重症传单。(3)重症传单患者的预后呈异质性,其中29.4%的患者死亡或放弃治疗,49%的患者好转。(4)HLH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率为:发热、全血细胞减少、高铁蛋白血症和噬血现象(100%),脾大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93%),高甘油三酯血症(53.6%)。少数病人在诊疗过程中逐渐表现出全血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噬血现象。血清LDH水平增高(>1000U/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甘油三酯血症(>3mmol/L) (78.6%vs 53.6%,P=0.048)。92.9%的患者有EBV感染证据,EBV-DNA的敏感性为0.92。<2岁和≥2岁两年龄组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实验室发现比较都无显著差异。(5)26例(92.9%)HLH患者接受了免疫化学疗法,成功率为42.3%,其中有53.8%的患者严格按照HLH-2004方案化疗。本研究中HLH患者的总体存活率为39.3%。<2岁和>2岁两个年龄组的存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2.5%vs 50%,p=0.099)。 结论:(1)咽峡炎、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嗜异性凝集试验对于重症传单的诊断意义不大:当EBV抗体阴性和/或异形淋巴细胞病例<10%时不能排除重症传单的诊断。(2)重症传单的临床诊断特征:持续发热,肝脾明显肿大;外周血象两系或三系下降;肝脏转氨酶异常明显,LDH显著增高;同时合并黄疸、低蛋白血症和浆膜腔积液甚至消化道出血支持诊断。(3)高度怀疑HLH的病人动态观察随访尤为重要,连续的、多个部位的骨髓活检有助于诊断。血清LDH浓度虽无特异性,但敏感性高,也有助于提示mH的诊断。EBV-DNA的敏感度高,对诊断EBV感染优于EBV衣壳抗体。(4)强制性使用HLH-2004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婴幼儿和年长儿HLH的预后。

著录项

  • 作者

    蒋娟;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学科 儿科学(血液与肿瘤)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于洁;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25.505;
  • 关键词

    儿童血液病; 细胞增多症; 重症传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