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ACE在着床窗口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体对胚泡粘附的影响
【6h】

TACE在着床窗口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体对胚泡粘附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胚胎着床是决定人类和哺乳动物妊娠成功与否的关键,成功着床取决于接受态子宫内膜与具侵入性胚泡间的同步协调作用。子宫内膜仅在某一特定时期允许胚胎植入,此时子宫内膜对胚泡具有容受性,这一短暂的时期称为“着床窗”。胚胎着床包括胚泡脱透明带、定位、粘附、侵入以及植入等几个阶段,这个过程涉及到很多生物因子的调控和参与。
   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ADAM17)因其能水解膜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而得名[1]。它具有ADAM家族的共有序列:信号肽,前肽,金属蛋白酶区,解整合素区,富半胱氨酸区,跨膜区和胞浆区[2,3]。可水解多种膜蛋白的跨膜区域释放胞外区,从而激活膜蛋白使其具有生物活性。已有研究表明,TACE在多种肿瘤如:乳腺肿瘤、肾细胞癌、肝细胞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结肠癌中有高表达[4,5],高表达的TACE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胚胎着床过程与肿瘤侵袭转移过程非常相似,很多在肿瘤中起作用的生物因子同样也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作用。我们前期的研究也表明:TACE在动情周期及早孕小鼠的子宫内膜中存在规律性表达,未孕期表达明显低于孕期,在早孕期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其表达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在妊娠第4天达到峰值[6],主要表达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故推测TACE参与了胚胎的着床过程。
   目的:
   本实验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在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胚泡、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对胚泡粘附的影响初步探讨TACE在小鼠生殖中的作用以及其与胚胎着床的关系。
   方法:
   1.体外培养孕4天(d4)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胚泡,构建胚泡体外着床模型;
   2.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方法鉴定体外培养体系中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3.运用RT-PCR以及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培养体系中TACE mRNA和蛋白的表达;
   4.向体外着床模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TACE抗体,观察对胚泡体外着床的影响,并用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抗体干预后各培养体系中TACE蛋白的表达。
   结果:
   1.原代培养小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生长旺盛。细胞鉴定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对角蛋白抗体有棕黄色的阳性表达,对波形蛋白抗体为阴性表达;
   2.PCR结果显示TACE mRNA在培养体系中有高表达,免疫化学的结果与RT-PCR结果相一致;
   3.小鼠胚泡体外共培养具有较高的粘附率,添加TACE抗体后胚泡帖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帖附率(P<0.05),且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胚泡粘附率随之升高,免疫化学检测结果也显示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TACE的表达量随之升高。
   结论:
   TACE mRNA和蛋白在妊娠d4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有高表达,这可能是通过诱导子宫内膜物质脱落,调整子宫内膜的内环境而适应胚胎的侵入。抗体干预实验显示添加TACE抗体后胚泡帖附率均显著下降,这提示。TACE可能参与了胚泡着床过程,有利于小鼠胚胎粘附、扩展,为胚胎的着床做准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