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常肾上腺及肾上腺静脉MSCT影像解剖学研究
【6h】

正常肾上腺及肾上腺静脉MSCT影像解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正常肾上腺MSCT影像解剖学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第二部分 肾上腺静脉MSCT影像解剖学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文献综述 正常肾上腺CT评估及临床应用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重要学术会议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正常肾上腺MSCT影像解剖学研究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研究正常肾上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强化规律及特点,为临床提供相应的影像解剖学数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上腹部平扫及增强检查,无高血压、临床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病变、腹腔淋巴结无肿大、无腹部手术史且图像显示清晰的住院患者220例。观察CT横断面正常肾上腺的位置、周围毗邻结构及扫描连续层面的不同形态并分型,并对肾上腺厚度、同侧膈肌脚厚度以及平扫、动静脉期CT值进行测量。
  结果:①220例检查者中,右侧肾上腺出现层面早于左侧70.9%(156/220),两侧肾上腺在同一层面出现占7.27%(16/220),左侧肾上腺出现层面早于右侧占21.8%(48/220)。右侧肾上腺下极81.8%(180/220)位于右肾上极前方,左侧肾上腺下极80%(176/220)位于左肾上极前方。②双侧肾上腺形态:“Y”或、“人”字形为右侧65.5%(144/220)、左侧76.82%(169/220);“V形”为右侧24.1%(53/220)、左侧5.45%(12/220);“/”线形、“△”形右侧0.91%(2/220)、左侧6.36%(14/220);“/”线形右侧8.64%(19/220),左侧6.36%(14/220);“△”形右侧0.91%(2/220),左侧5.0%(11/220)。③右侧肾上腺毗邻结构固定,而左侧前方毗邻多变。④肾上腺体部、内侧肢、“/”线形厚度均是左侧>右侧(P<0.001,P<0.001,P=0.008),外侧肢、“△”形厚度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P=0.166);右侧肾上腺内、外侧肢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315),左侧肾上腺内侧肢厚度>外侧肢(P<0.001);膈肌脚厚度右侧>左侧(P<0.001),以体部、侧肢大于同侧膈肌脚厚度假定异常,双侧的体部及侧肢存在不同程度假阳性率;右侧体部及内侧肢厚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P=0.030,P=0.0085),而外侧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8)。左侧体部、内外侧肢随年龄增加,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8,P=0.2928,P=0.2630)。⑤95%置信区间评估:左侧体部(3.0mm,8.4mm)、右侧体部(2.3mm,7.2mm)、左侧内侧肢(1.8mm,4.5mm)、外侧肢体(1.3mm,4.2mm)、右侧内外侧肢(1.5mm,4.0mm),超过上述范围怀疑异常。⑥总样本双侧肾上腺强化均匀,边缘光整。右侧动脉期强化程度CT值>静脉期(P=0.005),左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动静脉期强化程度CT值差值的散点图发现部分肾上腺在动脉期强化高于静脉期,部分低于静脉期,差值范围集中在-40~40HU;左右侧肾上腺平扫CT值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小(P<0.001,P<0.001),动脉期CT值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P<0.001,P<0.001),静脉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P=0.242);青年组内左右侧肾上腺的动脉期强化程度CT值>静脉期(左侧P<0.001;右侧P<0.001),中年、老年组左右侧肾上腺动静脉期强化程度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P=0.348,P=0.245;右侧P=0.684,P=0.667)。
  结论: MSCT能测量评估肾上腺厚度正常范围,95%置信区间评估左侧体部(3.0mm,8.4mm)、右侧体部(2.3mm,7.2mm)、左侧内侧肢(1.8mm,4.5mm)、外侧肢体(1.3mm,4.2mm)、右侧内外侧肢(1.5mm,4.0mm)。以肾上腺体部或侧肢厚度大于同侧膈肌脚厚度为异常的判断标准是不可靠的。肾上腺平扫CT值与肾脏一致,强化不具有明显规律性,但肾上腺强化均匀、边缘光整。双侧肾上腺平扫CT值随年龄增加而减低,动脉期CT值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双侧肾上腺动脉期强化程度CT值>静脉期。
  第二部分肾上腺静脉MSCT影像解剖学研究
  目的:运用MSCT血管成像研究肾上腺静脉的显示率,变异情况,为临床提供肾上腺静脉的影像解剖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上腹部CTA检查,无肾上腺及周围脏器病灶影响肾上腺静脉显影的患者108例。观察肾上腺静脉的位置、走行,并在GE ADW4.5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薄层MIP及MPR技术,评估肾上腺静脉显影、解剖位置,分析变异,测量影像解剖数据:①右侧肾上腺静脉:管径Rr;其腺外段长度RD1;汇入下腔静脉口时间刻度T;汇入下腔静脉口距右肾静脉汇入口距离RD2;汇入口开口向下角度RA。②左侧肾上腺静脉:管径Lr;左侧膈-肾上腺静脉干管径LR;其腺外段长度LD1;膈-肾上腺静脉的共干点至汇入左肾静脉点的距离LD2;膈-肾上腺静脉汇入左肾静脉点至下腔静脉左侧缘的距离LD3;膈-肾上腺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开口向内的夹角LA1;肾上腺静脉与膈静脉共干段开口向下的角度LA2。
  结果:①右侧:肾上腺静脉显示率64.81%(70/108例),变异5.71%(4/70例),其中4.29%(3/70例)与右肝副静脉共干后汇入下腔静脉,1.43%(1/70例)直接汇入右肾静脉开口处的上壁;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的66例均位于下腔静脉钟表盘的右下象限,汇入刻度均位于6点整至8点整间,6点整汇入7.58%(5/66例),6点至7点间汇入19.7%(13/66例),7点整汇入18.18%(12/66例),7点至8点间汇入42.42%(28/66例),8点整汇入12.12%(8/66例);肾上腺静脉的Rr2.19±0.56mm, RD15.02±1.82mm, RD240.69±12.96mm, RA60.25±17.85°。②左侧:静脉显示率97.22%(105/108例);变异14.29%(15/105例),其中6.67%(7/105例)单支汇入左肾静脉,0.952%(1/105例)与左侧膈静脉同一点汇入左肾静脉,3.81%(4/105例)膈-肾上腺静脉与左肾包膜静脉共干汇入左肾静脉,2.86%(3/105例)膈-肾上腺静脉与左肾包膜静脉同一点汇入左肾静脉;肾上腺静脉的Lr2.39±0.56mm,LR3.65±0.93mm, LD17.28±4.01mm, LD214.07±6.77mm, LD332.89±4.85mm, LA1118.06±18.49°,LA2156.15±13.81°。
  结论:MSCT上腹部血管成像结合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大部分肾上腺静脉尤其是左侧,可分析血管走行变异,测量肾上腺静脉及与其相关血管段的影像解剖数据,从而使AVS结合术前MSCT肾上腺静脉评估能达到“点对点”的效果指导插管取血顺利进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