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陆九渊援禅入儒的几个问题
【6h】

陆九渊援禅入儒的几个问题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的方法及创新

2陆九渊学术源流的分析及对佛教的辨析

2.1陆九渊与佛教的关系

2.1.1陆九渊的家世

2.1.2陆九渊和僧徒的往来

2.2陆九渊对佛教的辨析

2.2.1对佛教的宽容态度

2.2.2儒体佛用与扬儒抑佛

3陆九渊的心体论与禅宗的关系

3.1禅宗的“心性”内涵及影响

3.2浅析无极太极之争

3.3心体论及其禅学特色

3.3.1“心即理”形成的历史原因

3.3.2“心即理”的内涵

3.4从朱陆之辨看陆九渊学说之禅学特色

3.4.1“理欲之辨”和“义利之辨”

3.4.2“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

4陆九渊的工夫论与禅宗的关系

4.1“发明本心”与“顿悟”

4.2“实学”和“心行”

5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正当佛教禅宗在唐朝极盛一时的时候,儒家经学也开始佛化了。直至宋朝,理学家发现儒学自身的理论缺陷,从佛道中得到启示,便开始援佛道入儒。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是在援佛道入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说。本文尝试研究以“心学”闻名的儒士陆九渊对佛教的认知、吸收的态度,尤其是对禅宗《六组坛经》的回应和态度。由这个角度考察的结果是:陆九渊并不排佛,认为佛教不是异端;其心学本体论和工夫论都吸收了禅宗的主要思想,尤其是本体论上的援禅入儒,对儒学有着极大影响;并比较禅儒两者的思想的异同点,得出了禅儒本质的不同:前者出世超越善恶,后者入世止于至善。
  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选题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及笔者所采用的研究资料、运用的研究方法等问题。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陆九渊对佛教的态度,陆学与禅宗的异同点及禅宗对陆学的影响。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陆九渊学术源流的分析及对佛教的辨析。主要考察三个问题:其一,陆九渊的家世;其二,陆九渊与佛教徒的往来;其三,陆九渊的儒释之辩。
  第二部分陆九渊的心体论与禅宗的关系。主要考察四个问题:其一,禅宗“心性”的内涵;其二,朱陆对“太极无极”之辨的问题;其三,陆九渊的“心体论”的禅学特色;其四,比较朱陆之争阐述陆学对禅宗的吸收。
  第三部分陆九渊工夫论与禅宗的关系。主要考察慧能与陆九渊修行方法的异同点。
  陆九渊是宋明理学“心学”的创始人,体现出明显的禅学特征。陆学把握了儒释道三教兴衰的特征,为了复兴儒学的正统地位,继承了孟子的主要思想,借用了禅学的观点、机锋和作风,也不反对他的门下弟子参禅。这时候的陆学被朱熹称为“狂禅”也不无道理,但是宋代的理学家们,他们的学说都明显带有佛道两家的印记,用佛道的思辨方式讨论儒家学说,是当时宋代理学的最大特色。因此,综合陆氏心学的思想,陆学的特色,只是在接引弟子学习做人、读书方法的风格上与禅宗非常类似,尽管他在思辨方式上带有禅宗的特色,尤其是心体论与禅宗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中,主要继承的是孟子的思想。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陆九渊强调道德人格的培养,通过修身齐家达到知天命的最终目标。而禅宗不仅强调道德人格的培养,还要提升心性的境界,达到超脱世俗摆脱生死规律的解脱。所以并不能就此下定论:陆氏心学是“狂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