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省新津县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系统化建设研究
【6h】

四川省新津县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系统化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动机

1.3核心概念的界定

2文献综述

2.1国内资源教室建设进展的研究综述

3研究设计

3.1研究目的

3.2研究的意义

3.3研究对象

3.4研究的内容

3.5研究方法与工具

4新津县随班就读发展概况

4.1新津县教育概况

4.2新津县随班就读发展概况

5.1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共融体系的建设

5.2新津县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自我成长机制的建设

5.3特殊儿童个别化阶段性横向运作与生涯发展纵向贯通的整合性服务体系的建设

5.4建立随班就读小伙伴互助合作体系

5.5新津县随班就读学校教师成长体系建设

5.6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6讨论与建议

6.1讨论

6.2建议

6.3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件A:

附件B:

附录C:

附件D: 新津县花源小学廖**教育诊断与评量

附件E:

研究生期间个人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班就读为那些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特殊学生提供了教育机会,大大提高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入学率,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为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的资源教室应运而生,它的建立为普通学校整合与开发资源,运用资源,促进了随班就读教育工作的开展。
  2001年,新津一小建立了四川省第一所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它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特殊学生不能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随班就坐”“随班混读”的现象。时隔至今,新津县有随班就读学校27个,15个随班就读学校建设有资源教室,包括有一个特教中心,十四个农村学校资源教室。新津县资源教室的建设横跨学前、初中、高中(职高),服务的学生有听障、视障、智障、脑瘫、自闭症、情绪与行为问题等障碍类型的特殊学生。
  论文《四川省新津县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系统化建设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讨论新津县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系统化建设。而且这六个方面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新津县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共融体系建设,它是开展随班就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原则性的工作。在普特共融的大背景下,为了保障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满足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建设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新津县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它的自我成长机制。资源教室建设是为关注特殊儿童个性发展,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开始了特殊儿童IEP横向运作模式与IEP纵向贯通生涯发展的整合性服务体系建设。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随班就读学生在班级中接触最多是同学,班级小伙伴互助合作支持体系的建设提高了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然后这些工作的开展还要得益于教师成长体系的建设。教师是在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自我成长机制建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的。资源教室支持系统的建设是资源教室其他体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著录项

  • 作者

    王振洲;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学科 特殊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文京;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769.2;
  • 关键词

    随班就读; 资源教室; 系统化建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