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6h】

重庆市沙坪坝区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2.文献综述

2.1核心概念界定

2.2情绪调节研究综述

2.3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2.4国内外对情绪调节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综述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

3.2研究假设

3.3研究内容

3.4研究对象

3.5研究方法

3.6研究工具

3.7数据分析与处理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总体状况

4.2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4.3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4.4小学高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活情况在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差异

4.5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城乡差异

4.6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在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差异

4.7 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相关性分析

4.8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回归分析

5讨论

5.1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总体状况分析

5.2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分析

5.3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分析

5.4小学高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活情况在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5.5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城乡差异分析

5.6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在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

5.7 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相关性分析

5.8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回归结果分析

6结论及教育建议

6.1结论

6.2教育建议

7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黄敏儿、郭俊德主编的《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和刘育明博士编制的《学习动机问卷》,对500名小学生情绪调节方式、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以期为小学生情绪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四所小学并以8个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500名小学生对其进行团体测试,回收问卷464份,回收率为92.8%。其中,有效问卷460份,问卷有效率99.1%,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情绪调节与学习动机各维度基本情况结果显示,在正性情绪中,增强调节(重视和宣泄)显著地多于减弱型调节,原因调节(忽视和重视)显著多于反应调节(抑制和宣泄)。在负性情绪中,减弱型调节(忽视和抑制)显著地多于增强型调节(重视和宣泄),原因调节(忽视和重视)多于反应调节(抑制和宣泄)。学习动机量表中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学习动机关注的层面依次是自我评价、任务的价值、焦虑测验、内在目标定向、外部目标定向、对学习控制的信念。
  2.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中,正性情绪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忽视和抑制即减弱型调节上比女生使用频率多,负性情绪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生性别在学习动机中不存在显著差异。
  3.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中,抑制调节量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五年级学生在使用抑制调节量的频率上多于六年级学生,此外其他三种调节量均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也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得分上看,五年级学生学习动机略高于六年级学生。
  4.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在情绪调节方式中,正情绪宣泄的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动机上非独生子女得分略高于独生子女。
  5.城乡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情绪调节方式上,除负性情绪抑制外其他维度在城乡差异上均不显著,其中负性情绪抑制维度上存在显著城乡差异,且负性情绪抑制调节量的使用频率上依次是农村、乡镇、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动机中任务的价值、对学习控制的信念、自我评价维度上存在显著城乡差异,学习动机强度排名依次是乡镇、城市、农村。其他维度城乡差异不显著。
  6.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在情绪调节方式中,正情绪抑制维度存在显著地家庭教养方式差异。事后检验表明,正情绪抑制调节量使用频率依次是严厉强硬、民主尊重和放任忽视。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动机情感维度(焦虑测验)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焦虑测验得分情况是:放任忽视>严厉强硬>民主尊重。
  7.情绪调节与学习动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情绪调节方式与学习动机存在显著相关。
  8.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总体对学习动机有预测作用。正情绪重视、正情绪宣泄和负情绪重视对学习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结果,其中正情绪重视解释的变异量最高。
  本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主要对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提出教育建议。第一、对学生建议主要包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通过有意识情绪调节法、情绪释放法、注意转移法、换位思考法以及积极暗示法来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第二、对父母的建议主要集中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利用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三方面。第三、对教师的建议包括教师要让小学儿童体验积极情绪、培养小学儿童控制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专业心理教师对不良儿童情绪进行心理疏导等三方面。第四、对学校的建议包括建立学生家长档案、建立教师家长反馈手册、做好家长接待工作以及建立家长互动交流会等。

著录项

  • 作者

    沈瑞波;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学科 小学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牟映雪;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学生;
  • 关键词

    小学生; 情绪调节; 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