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历史卷的分析——以安徽卷为例
【6h】

对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历史卷的分析——以安徽卷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意义

1.3文献综述

1.4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2.对课改后高考历史卷分析的意义

2.1对选拔人才的意义

2.2对教学目标制定的意义

2.3对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3.新课改后安徽历史高考卷的梳理及分析

3.1选择题归类及分析

3.2非选择题归类及分析

3.3 新课改后命题的特点分析

4.对高考复习策略的建议

4.1 新教学观念策略

4.2 内容设计策略

4.3 能力训练策略

4.4 计划实施策略

4.5 应试策略

5.结论

5.1 本论题的主要研究结论

5.2 关于本论题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2009年—2014年安徽高考历史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高考的命题走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其题目的命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预测和关注。而历史高考作为高考文综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凸显出的新特点?如何进一步地引导和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这些都是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一直关心的问题。就安徽省而言,系统地研究安徽历史高考卷并加以归纳分析的寥寥无几,大部分是中学一线老师在研究了当年试卷的特点、规律、知识点后,把研究意见和结果发表在期刊杂志上,并以短篇的形式出现,几乎没人从新课改背景下对安徽历史高考卷近五年的试题按规律进行归类的和分析,并针对这一特点提出切实合理的复习策略。
  从2008年以来,安徽省已实现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自主命题。2009年高考开始,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也进一步做到了本省自主命题。2009年后安徽高考卷所有的科目都实现了本省命题。
  本论题研究了2009年到2014年历史高考试卷,并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安徽高考改革的背景,重点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安徽历史高考试卷发生了哪些变化,研究安徽历史高考试卷在课程改革后出现的新趋势、作用以及变革中哪些有待改进之处,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为高考命题和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共分五个章节进行阐述。
  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的是本论题的提出、研究目及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五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论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对课改后高考历史卷研究分析的意义,分三个方面研究,一是对师生的意义、二是对教学的意义、三是对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掲示安徽高考改革的影响。
  第三章主要是对新课改后近六年(2009-2014年)安徽历史高考卷的梳理及分析。本章节运用大量的表格对高考题归纳整理,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这两个角度,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角度为依据进行归类分析。
  第四章是对高考复习策略的建议。通过论文第三章着重的分析了课改后近五年的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在第四章分别从老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的角度提出切实合理的复习策略。
  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展望,包括本论题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关于本论题的进一步思考。希望本论题的研究能推进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新课程改革,同时为安徽中学一线的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论题的不足之处也需要在理论知识完善之后不断丰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